让群众共享优质高效健康服务
——市中心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纪实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哲 吴文谨

  核心提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近年来,市中心医院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导向,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现代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优化收支结构,科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一个月前,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出炉。咸宁市中心医院在全国1355家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中排名第425名,较上一年度攀升377位,考核等级提升至B++,实现了2个等级的跨越式突破。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国家卫健委开展的权威考核,也被业内称作“国考”,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56项指标对医院进行全面评价,是检验一所医院“硬实力”的“金标准”。

  人们不禁要问,在百舸争流、你追我赶的竞争中,市中心医院究竟靠什么实现突围?

  以质为帅——改革创新显成效

  11月1日,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郭东生带队参加康复医学科、肿瘤科医疗分组调研分析会,目的是以DIP为抓手,推动医疗分组工作实施,责任到组,考核到组,充分发挥诊疗小组的积极能动作用,更好的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咸宁是全省第一批启动DIP支付方式改革的市州。DIP支付方式改革就是将过去按项目支付向按病种打包收费的转变。经过大数据分析制定出某一病种治疗痊愈需要多少钱,就收多少钱,这对患者少花冤枉钱大有益处。

  以此项改革为契机,市中心医院各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绷紧医保政策的“红线”,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稳步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共同维护好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

  在市中心医院,“医疗质量是医院运营的立身之本,是医院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全院上下的共识。

  今年1月19日,“咸宁市神经外科专科联盟”开展首次远程“大交班”,来自专科联盟各县(市、区)百余名医护人员共同对收治的疑难病例,开展线上分享、线上阅片和治疗方案讨论。

  全新的合作形式,赢得联盟成员纷纷点赞,大家一致认为,远程医疗、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学甚至远程查房,打破了交通、地域的限制,可以完善分级诊疗,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上下联动的格局。

  去年底,由市中心医院牵头的咸宁市神经外科专科联盟正式成立,全市27家医疗机构成为首批联盟单位。

  在家门口看好病,让病人实现了“回流”。过去需要转到上级医疗机构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省、市级医疗机构教授的服务,不仅节约宝贵的救治时间,还提高了患者救治率,降低了致死致残率。

  曾经在我市还是“空白”的经蝶垂体瘤微创手术,如今也能独立开展,垂体瘤患者再也不用转往省城医院,平均治疗费用仅为省级医疗机构的60%,更免去了异地就医的其他开支。

  以搭建专科联盟平台为抓手提升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只是市中心医院近年立足全市大局推进的亮点工作之一,改革创新仍在路上。

  该院始终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作为“指挥棒”,不断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从国家监测指标得分情况来看,去年,市中心医院医疗质量得分较上一年度激增了26.75分;运营效率得分连续三年实现递增。

  以优为标——学科建设走在前

  今年初,省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1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名单。咸宁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产科、儿科和眼科6个学科入选,实现历史性突破。这也是近年来,咸宁市中心医院以创建临床重点专科为抓手,创省内一流医院,打造“咸医名片”的又一见证。

  去年,郭东生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医院5年发展战略。他认为,医院进入战略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由以规模扩张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业务上从单纯的疾病诊疗传统模式向“价值医疗”模式转变,管理上由粗放管理向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转变。

  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刘启胜说,为激励专科建设,该院修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在单独设立建设专项经费给予支持的同时,以绩效“指挥棒”给出激励,调动各科室热情。做好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做优高层次人才的“引”“育”“留”三篇文章。 (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