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的桂花
○羽林郎

  一阵秋风吹过,咸宁就这样不经意地步入了秋天,碧绿的桂花树上也出现片片金黄,仿佛一个美人突然挂上了金色的项链,让人不由得要停驻观望,然后发出那一声惊赞。

  咸宁号称香城泉都,泉指温泉,香则主要指桂花。在咸宁,处处可见桂花的身影,到了时节,一簇簇嫩黄色小花掩映在椭圆形叶片下,散发出的香甜清可绝尘,浓浓远溢。

  桂花一直是中国人所喜爱的花。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它的香气够悠长、够蓬勃。兰花也香,但兰花的香似乎重在其清冽、醇正;栀子花也香,但栀子花的香表现为馥郁、香甜。至于茉莉的香,则是一种素洁、清芬,和它们相比,桂花的香是一种更幽静、更蓬勃、更浑厚的香。也许是哪一天你急匆匆地走出家门,突然鼻端出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让你不由得深呼吸一口,于是恍然,桂花开了吧。抬眼望去,果然,你不曾注意的绿叶中,这时已冒出簌簌金黄,扎你的眼。

  “八月桂花香”,这里的八月,当然是农历的八月,也就是秋天收获的季节。桂花此时开放,且又开放得如此之密,其香又如此之浓烈,实在是让人很难不将之与丰收、成就、回报这样的字眼联系起来。桂花因此在很多国家都成为了荣誉的象征,具备了极高的地位。在古希腊,胜利者和诗人所戴的是桂树枝编成的桂冠。在古代中国,科举乡试中被录取为举人的公告榜被称为桂榜。桂与贵谐音,所以对飞黄腾达、仕途得志之人,人们也往往会以折桂一词加以形容。

  桂花属于秋天,而中秋恰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桂花自然也就与月产生了不解之缘。诗人们似乎普遍相信,桂花是来自月中。宋之问在他的《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写道:“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白居易的《庐山桂》:“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南宋杨万里的《咏桂》则是:“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一朵花不属于人间之种,这朵花当然是高贵的。小小的桂花,缘何会有如此不凡的身世?也许李清照的词能给我们以答案。在《鹧鸪天·桂花》中,李清照别开生面地写出了桂花的特色与神韵: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暗淡轻黄,指桂花外表难以与有着浅碧轻红颜色的牡丹、梅、菊花等争锋。情疏迹远,则是说桂花名气不大,不能如国色天香的牡丹、傲雪凌寒的梅花、雅逸高洁的菊花一般,时时为人惦念,然而,桂花体性柔和,幽香久远,恰如一个外表普通的人有着温柔的性格,深刻的内涵,其行其为能让人感念长久。

  因此,桂花是色淡香浓、低调高洁的花,她无需以外表取悦别人,却自是“花中第一流”。她似乎是那种外表不出众,但却内秀深藏的奇女子,在属于她的时刻——中秋时节,能爆发出无比的光彩。而到那时,就是“梅定妒,菊应羞”了。事实上,桂花这种默默努力,自开自放,却惊艳众人的时刻早就在历史上反复上演。

  所以宋之问有诗: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李白则说,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而到了这时,我们也就似乎能够明白,为何桂冠由桂树制成,为何桂花代表着丰收的喜悦,代表着低调高洁——或者说,高贵。

  然而,高贵的桂花,从来不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在咸宁,桂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桂花开时,正是花农们大显身手——打桂花之际。花农灵活娴熟地爬上桂花树,树下的花农们一人负责撑杆打桂,其余四人各自拉着布单一角。一声“哟呵,摇!”手持长杆的花农轻轻地敲打着树枝,爬上树的花农摇晃着树枝,身子也随着吆喝声有节奏地晃动着。

  随着敲打树枝节奏的快慢,纷飞的桂花就好似金色的蝴蝶,又好似银色的彩带,倾泻而下,桂花雨如天河倒挂,呼啸而来。你见过一面,将再也难以忘怀,而打下的桂花,则被用以提炼香精,制作桂花饼、桂花酒等种种特色食物。桂花对此无怨无悔,只是让自己那一抹幽香,变得更为深沉,也更为醇厚。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过江南的桂花香。有风香十里,无风十里香,香了月亮香太阳,天上人间都飘香。”这是咸宁人对咸宁桂花的赞颂。在这秋天季节中,没有哪种花,像咸宁的桂花这样让你驻足,让你深思。

  这个温柔内秀的仙子,穿过了庸常的凡间,来到了你的身边,芬芳了你的时光,醉美了你的心房。你有什么理由不认为,现在的你,不是个幸福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