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4日 星期
标题导航

务实重行谋发展 真抓实干开新局
咸安:书写“四个首善之区”建设奋进答卷
咸安图书馆
敏实汽车
真奥药业
游池进校园
虹桥焕新颜

  过去一年,咸安区围绕“四个首善之区”目标,

  务实重行、真抓实干,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核心阅读:“十三五”时期,咸安区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实干精神和“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定力,凝神聚力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沉着应对严峻复杂外部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百年不遇汛情考验,成功夺取“十三五”规划、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在咸安改革发展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奋进之笔。

  先后获评2020年全省县域经济争先进位显著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获评全省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全省金融信用县市区、全省双拥模范城。入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名单。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顺利通过。脱贫攻坚实现省考“四连优”,获评2019年度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首考“优秀等次”,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受到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表扬。

  “十四五”时期,咸安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建设“中国桂花城、华中康养区”,实施“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市区一体”三大路径,打造“文明城市、城乡统筹、营商环境、人民幸福”四个首善之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咸安新篇章。

  “文明城市”入画来 奋力奔跑每一天

  在我市获得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后,作为唯一的市辖区,咸安全区上下勇当急先锋、争做排头兵,朝着打造“文明城市之首善区”的目标踔厉奋发,“硬”基础不断夯实,“软实力”稳步提升,2021年全省县域文明指数测评中,咸安跻身全省39个市辖区第一方阵。

  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周期的承上启下之年,更是文明城市创建提档升级、保位进阶的关键之年,意义重大。咸安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创建“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核心标准,时刻铭记“首善之区”的咸安责任,精密部署,精细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

  以整治环境造福百姓、以补齐短板惠及百姓、以精细管理服务百姓、以文明善举引领百姓。在看得见的巨变和看不见的渐变中,创文正悄然改变着百姓的生活,文明正成为大家的习惯。

  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即知即改,是过去一年,咸安拿出的鲜明态度。永安街道民主路7根电线杆“挡道”,影响群众出行。改!一个月内畅通居民回家路。

  温泉街道人寿保险小区缆线纵横交错,居民期盼解决。改!几天内清掉了“空中蛛网”,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在此期间,城区44个社区制作“作战图”,制定“执勤表”,将小区、背街小巷创建工作分配到每一个干部职工,全面压实创建责任,实现文明城市创建网格化、全域化、常态化。

  仅去年一年,全区累计投入创建资金超过5000万元,新增小微停车场2个、机动车停车位820个,改造南昌巷、中心巷等背街小巷23条,修补硬化破损路面1.2万平方米,刷黑路面1.5万平方米,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谋划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等119个重大项目,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提档升级。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咸安区始终牢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活动宗旨,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五类活动,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先后开展2022年“学雷锋日”集中活动、“校园消防零距离 安全知识进校园”、“文明交通劝导”、“心理健康公益讲座走进高中校园”、“3.8情暖三八节 健康半边天”、“3.15共促消费公平 同建文明城市”、“3.23世界气象日科普”、“3.22-3.28中国水周”、“宣传模范 学习模范 争做模范 强国复兴有我”进社区宣讲活动、“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发动群众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群众文明素养和知晓率、支持率、满意度不断提升。

  由浮山街道香城社区发起的“香城管家”活动,辐射30个小区,累计服务6000多居民,在全市推广。

  由温泉街道发起的“亮灯行动”,通过日常随访,开展慰问与帮扶,实现关爱独居老人常态化。

  由永安街道发起的“送你一朵文明花”活动,6000余盆鲜花,扮靓了群众共同的家园。

  由区创文办发起的“楼道革命”活动,6000余名群众踊跃参与,消除安全隐患,畅通生命通道;常态化的“万人洁城”“万人洗城”活动,区直各单位3000余名党员志愿者带着群众一起干,美化了市容市貌,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截至目前,咸安区建成了13个乡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9个村(社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1+8+N”的服务模式,组建理论宣讲、卫生环保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437支,动员注册志愿者9.2万余人。今年已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500余场,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文明之风劲吹首善之区。

  “城乡统筹”携手进 全域协同上台阶

  金秋时节,向阳湖奶牛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现场一派生机。

  这是咸安打造“城乡统筹之首善区”浓墨重彩的一笔。

  项目实施面积3.8万亩,总投资约6.06亿元。重点实施3.8万亩乡村国土空间治理、2万亩农用地综合整治、0.89万亩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0.18万亩乡村国土绿化美化、0.73万亩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调出永久基本农田741亩,补划永久基本农田822亩,计划产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264亩,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838亩。

  通过整治沟渠水系、路网系统,便于更好开展农业生产;适当调整项目区块功能划分,推动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建优建强项目区各项配套设施,为农旅融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整治出一批占补平衡的土地指标,谋划未来各类项目布局。每一条、每一项,都在为咸安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就在半年前,咸安区全面启动了一河两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工程范围北起107国道,南止金桂西桥,总长8.91公里,包含沿河公共空间,总面积约1265亩,总投资2亿元,以提升淦河两岸环境,串联淦河沿线美景,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实际上,近五年来,咸安区在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展现城乡面貌新“颜值”上不断下苦功。

  北部空间建设如火如荼,重大项目纷至沓来,官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初具规模,洞口片区开发建设有序启动。

  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完成97个老旧小区改造、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清零、12个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141条背街小巷整治。

  实施水利项目45个,完成水利投资11.53亿元,防洪除涝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城区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8.6%、99%、95.8%。

  乡村风貌不断提升,3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通过验收,创建国家森林乡村6个、省级绿色示范乡村18个、省级森林城镇2个。

  当前,咸安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国桂花城”核心区建设。

  10月7日,在咸安区文体中心举行的“献礼二十大·桂香满咸宁”桂花仙子评选活动决赛现场,10位参赛选手获“桂花仙子”殊荣。

  这是该区今年桂花文化系列活动中的亮眼一幕。旨在进一步宣传桂花文化,讲好桂花故事,传承桂花精神,向全省、全国、全世界全方位、多层面、高频次展示咸安独特的桂花美景、美食、美生态。

  建设中国桂花城,已成为提升咸宁城市辨识度、知名度、美誉度的“一号工程”。咸安作为中国桂花城建设核心区,正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定不移地走“以花旺城、以产兴城、产城融合”之路,按照“夯实一产、做强二产、拓展三产”的思路,精雕细琢一朵花。

  桂花镇依托“互联网+”,实现了年销售桂花苗木1亿余株,产值逾2亿元,还引进国内第一家无硫低温烘干桂花企业,年烘干桂花10万公斤以上,形成了桂花种植、鲜花加工、网络销售的产业链。

  湖北桂香满园有限公司每年消耗10吨干桂花,主打的“南桂”系列桂花产品走进了各类商超、便利店。4月起,该企业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每天线上线下营业额逾10万元,企业总经理胡民英豪言:“今年有信心让企业产值能突破1个亿。”

  展望未来5年,该区将以“一心三廊四园多点”为空间架构,大力培育桂花资源,以桂花镇为核心,打造古桂保护、鲜花采摘和苗木生产三个核心区;交通干道沿线打造桂花景观廊道;建立“咸宁桂花种质资源库”科普园、古桂群落观赏园、桂花博览园、低碳桂花园;多点打造城乡桂花小游园。

  2021年4月,受中国桂花城核心区建设的吸引,毕业于北大、哈工大等名校的马桥青年钱立佳、周俊、钱乾,与马桥镇达成协议,投资3亿元建设藏香谷项目。

  曾经芭茅丛生的“火烧山”,如今被种下一棵棵桂花树,还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吸引来全国各地的公益参与者慕名来义务植树、度假旅游……到今年底,第一批民宿将改造完成,为游客带来乡村新生活休闲体验。

  产业是建设中国桂花城的硬支撑,该区已经描绘出产业图谱:到2025年,全区规上桂花加工企业由3家发展到10家,新建2家以上桂花旅游企业,培育2家以上龙头企业,产值由目前的2亿元提高到10亿元;到2030年,桂花规上加工企业达到20家,桂花全产业链产值超过50亿元,使桂花真正成为咸安特色产业增长极。

  “营商环境”升级版 近悦远来展活力

  在省自然资源厅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通报的2022年第一季度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情况,咸安区得分88.89分,居全省第一。在评估考核的环境指标、绩效指标、市场主体与社会公众满意度、政务服务体验指标等方面,咸安区均为全省最优。

  从7月7日该区举办的“七证同发”首发颁证仪式上,或许可见端倪。

  当天仪式现场,就为湖北太极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同时颁发《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规划设计方案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水电气网视开户证明》七项重要证件。引得公司负责人黎红旭连连称赞:“拿下7个证,仅仅花了两天时间,在办证过程中全程有人解释指导,政府的办事效率,让人非常满意。”

  2022年以来,该区为进一步提升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见效。要求各部门加强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流程优化、以“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为契机,推行容缺受理、提前服务、主动服务、全程代办,着眼全流程全周期审批,采取改“串联”为“并联”审批等方式,简化审批流程,减少项目跑动次数,提高审批效率,将全省要求的工程项目审批“80、60、40”标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缩减至80个工作日,社会一般投资项目缩减至60个工作日,带方案出让土地的项目缩减至40个工作日)压缩至45、35、10个工作日以内。

  作为开展“遍访企业解难题”活动的延伸,今年初,咸安区连续两天召开两场“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积极回应企业关切,立即有效解决一批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持续提升服务效能。

  主营汽车零配件、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等产品的雄志模具公司总经理周志雄反映:“上游原料价格普涨,我们压力很大。”

  咸安区当即绘制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需求图谱,明晰上下游产业链环节,重点招引资源整合能力强、技术研发水平高的重点补链目标企业或目标项目,向铝液生产商行业龙头华劲铝业抛出“橄榄枝”。

  4月27日,华劲铝业20万吨汽车铝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在实现铝液直供的同时,生产能耗仅相当于原铝能耗的3%,排放物减少97%以上。华劲的落地,为包括雄志模具在内的汽车零部件“同行”,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围绕“营商环境之首善区”的目标,近年来,咸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一网通办”全联通,畅通“一事联办”全流程,实现“一窗通办”全覆盖,做到“跨域通办”全落地。

  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开通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行“容缺受理”,落实限时办结,少一些坐等上门,多一些上门服务,少一些排队串联,多一些统筹并联,促进项目审批提速。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巩固提升企业开办“210”成效,提升登记便利度。做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对标提升。做实“办不成事”问题反映窗口。深化“清减降”专项行动。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推进“一企一策”融资对接。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用好“12345”市民热线平台,对企业和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对接、第一时间解决。

  “人民幸福”笑开颜 共同缔造新生活

  今年以来,咸安将61项公共服务事项一沉到“底”,在全省率先进行分类,推出“下沉清单”,为基层赋权又赋能,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

  原来需要在区、镇办理的事项,在村(社区)也能实现同标准、无差别的办理,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事情就近办”。

  正因为服务流程和办理模式越加便利,下沉1个月,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社会保障、就业等业务的群众数量锐减三成。

  “过去要上街、排队的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如今在社区就能直接办好!”温泉街道南昌路社区84岁居民李保国称赞,一份“下沉清单”,形成了“乘数效益”。

  这是咸安全力打造“人民幸福之首善区”的生动实践之一。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该区广泛发动幸福生活与美好环境共同缔造。

  双溪桥镇高埔村发动群众共治共建共享,大家自发拆掉沿G351国道而建的违建,共同筹资改善人居环境,让道路更安全、交通更通畅、环境更优美。

  官埠桥镇拿出政策和资金补贴,鼓励群众修缮家门口的“当家塘”,进一步解决灌溉用水问题,并按照不同类型给予50%或20%的补贴。通过争取上级支持、村组自筹、群众投资投劳等方式,32口“当家塘”实现了“真当家”。

  永安街道以“红色驿站”建设为载体,推动基层党建和便民服务深度融合,覆盖各种类型小区,推动社区综合服务向小区下沉、向群众家门口延伸,让群众生活更方便,表达诉求渠道更通畅,成为凝心聚力的‘加油站’、服务群众的‘便利站’、邻里互助的‘连心站’,把实事好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围绕人民幸福这一目标,咸安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1%,县级以上城市集中饮用水达标率、1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中央、省突出环境问题销号率均为100%。

  此外,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全面完成、新建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完成精准灭荒造林5.1万亩、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18.1万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于低位、26个卫生补短板项目全面实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标准逐年提升、完成28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成农村日间互助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中心154处。建成保障性住房1.36万套、120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学校23所,新增学位39940个,高新外校、银桂学校、泉都学校等相继建成开学,择校热、大班额问题有效缓解。百姓福祉得到新改善。

  半年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10.1%。

  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9.0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2亿元,增长16%。机电制造、苎麻纺织、现代森工和防腐橡胶4大传统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3.44亿元,同比增长6.6%。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9亿元,增长4.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保持同步。

  全区在库项目133个,预计完成投资90.62亿元,同比增长17.28%。上半年全区共新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56个,协议投资总额132.7亿元。新开工项目57个、总投资53.58亿元。

  上半年工业技改完成投资17.89 亿元,同比增长26.5%。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3大产业完成总产值12.65亿元,同比增长12.2%。

  现有省级研发平台5家、市级86家,省市级星创天地、众创空间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1家企业。

  香城文创空间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实现国家级双创平台“零的突破”。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46.27万亩;夏粮收获面积2.99万亩,总产量4988吨;油菜收获面积41.71万亩,总产量4.65万吨。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

  回眸

  过去五年

  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4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4万元、2万元大关。

  开发区建成区面积由7平方公里拓展到1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由188家增加到251家。

  新增市场主体超2万户,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超5亿元。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68.69%提高至70%。

  改造老旧小区97个,整治背街小巷141条,改造农贸市场12个。

  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6283户4879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成保障性住房13553套。

  展望

  未来五年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3%以上。

  建成省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5个。

  市场主体达6.5万户。

  新建、改建、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5所,增加学位3.4万个,新增公办幼儿园20所。

  新建、改建、扩建村级卫生室60个。

  着力打造智慧小区示范点15个。

  养老机构床位达到4000张以上。

  策划/组稿:胡剑芳 李星 李婷婷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