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菜的中医属性及药用价值
张仕玉

副主任医师,硕士咸宁麻塘中医医院病区主任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菜为充”,这里的五菜指葵、韭、藿、薤、葱五类蔬菜,其中,葵为五菜之首,又名冬寒菜、冬苋菜;韭就是大家常吃的韭菜;藿是指豆叶,即豆科植物的叶子;薤又名野蒜、薤白头;葱则是日常生活中吃到的葱。《黄帝内经》将这五类蔬菜分别与五味对应,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然而蔬菜种类繁多,远不是用“五菜”就能够概括的,今天泛指各种蔬菜。五蔬为充,就是指要适当进食蔬菜,作为五谷之外的一种补充,对身体有益,不要拒绝蔬菜。

  一、葵

  又名葵菜、冬寒菜、冬葵菜。葵的一种。叶肾形,稍皱缩。夏初开淡红色小花。嫩梢、嫩叶可作蔬菜。茎叶皆入药。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春鹅秋鶵,冬葵温韭。"晋张华《博物志》卷四:"人食冬葵为狗所啮,疮不差或致死。"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葵》:"六七月种者为秋葵,八九月种者为冬葵。"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蔬一·冬葵》:"冬葵,《本经》上品,为百菜之主,江西、湖南皆种之。"冬葵幼苗或嫩茎叶可供食用,营养丰富。其叶圆,边缘折皱曲旋,可供园林观赏之用。冬葵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舒水、滑肠的功效。全株可入 药,有利尿、催乳、润肠、通便的功效。治肺热咳嗽、热毒下痢、黄疽、二便不通、丹毒等病症,脾虚肠滑者忌食,孕妇慎食。

  二、韭菜

  韭菜又名起阳草、长生韭、壮阳草、草钟乳,为我国特有的一种蔬菜,也是一种药物。《本草集注》记述韭菜:“生则辛而行血,熟则甘而补中,益肝,散滞,导瘀。”韭菜具有温中、行气、散血、解毒、杀虫、杀菌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韭籽补肝及命门,治小便频数,遗尿。"说明韭菜种子具有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的作用,用于肾阳虚弱的阳痿早泄,遗精遗尿,白带过多等,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酸软冷痛。民间用韭菜治疗身体虚弱,肺结核盗汗,噎嗝反胃,妇女产后血晕,吐清水及跌打刀伤肿痛等。

  韭菜虽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也不是多多益善。《本草纲目》就曾记载:“韭菜多食则神昏目暗,酒后尤忌。” 经常上火的人不宜多吃韭菜、韭黄。

  三、藿

  藿,在古代指的是豆叶,即豆科植物的叶子,对于藿,我的理解是豆类的嫩芽,当然也包括嫩叶。立春之后,豌豆苗便现身菜市。今天的豌豆苗就可以看作是五菜中的藿。豌豆苗又名龙须菜,乃指豌豆苗荚上的须丝。豌豆苗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味清香、质柔嫩、滑润适口,色、香、味俱佳。

  四、薤

  薤又叫薤根、蕌头、小独蒜、野蒜、薤白头。性温,味辛、苦。归心经、肺经、胃经、大肠经。功效: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属理气药。用量5~9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治疗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泻痢后重。外用,捣敷或捣汁涂。在中国古代的医学书籍《黄帝内经》里记载“心病宜食薤”,《伤寒杂病论》记载了治疗胸痛彻背的“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治扭伤肿痛,可用鲜薤白和红酒糟捣烂敷患处。薤白煮水喝,可以治疗饮食不洁导致的腹痛腹泻。

  五、葱

  葱,中医认为其味辛性温,归肺、胃经。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可以治疗风寒感冒,可以与生姜、荆芥、紫苏叶、薄荷叶、淡豆豉等食物一起煮水喝。葱白还可以宣通阳气,解散寒凝,常用葱白配附子、干姜同用,以通阳回厥,此外用葱白外敷有散结通络下乳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