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盔是咸宁街头常见的一种小吃,记得很小的时候,它就是简单的在面粉里面加点葱花和食盐,捏成椭圆形的饼后在炉壁上一贴一烤,那种咸咸的葱香味,直击心灵的深处,留下了那个时代最好的美味记忆。
小学时,校门口卖锅盔的是两位老人家,每次走在那条街上,离老远就能闻到那个香味,摊位前总是围满了人。小时候,能吃上一个锅盔,大概就是最好的美餐了吧!
一夜夏雨过后,花儿草儿争先恐后地探头探脑,欣欣然悄悄绽放,大地充满了勃勃生机。这时候,外婆会提着小竹笼,去早市买新鲜的蔬菜和五花肉。
回家后一番挑拣淘洗,外婆把切碎的蔬菜和着五花肉揉进白面里。经过醒面后,发酵的面团像松软的面包。接着,生火擀面饼。
擀好的面饼有一指厚,白绿交杂,软溜溜的。外婆用两手托起面饼,快速放进锅里。不一会儿,大铁锅就热气袅袅。面饼一点点上了色,锅盔的表面像是沟壑纵横的山梁,凸出的地方变成焦黄,凹陷处依然白白绿绿。
过一会儿,锅盔被送到平底锅上,小火转几圈。在哧溜哧溜的闷响声中,清清幽幽的香味便弥散开来,馋得晚辈们伸长了脖颈,贪婪地抽着鼻子嗅个不停。
锅盔烤熟后,盛起来装盘,用菜刀分成两半。“锅盔要趁热吃,热的时候脆蹦蹦的,凉了口感就不好了。”不等外婆叮嘱,一帮小馋猫已经迫不及待想尝尝,当然,第一块肯定是给外婆的,感谢她的辛勤付出。
大家边狼吞虎咽的解决了一块块锅盔,边喝着香甜的热豆浆。吃完后,看见彼此脸上粘上的点点芝麻粒,互相都忍不住笑了。
锅盔外表朴实,制作也方便。做好的锅盔耐放,不易霉变,皮微焦黄而瓤干香醇,吃起酥、闻起香、耐存放、便携带。漫步在繁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西饼屋、蛋糕店比比皆是,与那些高脂肪、高卡路里、高胆固醇的面点比起来,锅盔更像是深居田园的归隐老者。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小锅盔也摇身一变,成了网红小吃,走遍全国,享誉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