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新门路 拓展新空间 激发新活力
咸安:就业车间展现新作为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特约记者 胡剑芳

  飞丝走线,机声起伏,咸安区马桥镇鑫玛服饰制衣车间里一片忙碌。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这里采访。

  “平时月工资4000元,如果有加班,每月能挣到6000元。”来自马桥镇鳌山村的沈海曹一边熟练地踩着缝纫机,一边对记者说道。

  近年来,咸安区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保就业的政策措施,新建就业车间10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家门口就业,开辟新门路

  “上班时间比较灵活,既不耽误做事,也能照看家里人,工资日结月结都行,挺好的,村里好些人都在这上班。”3月24日,在咸安区高桥镇黄铁村就业车间,53岁的操作工刘燕芳高兴地说。

  像刘燕芳这样的员工还有很多,车间劳务人员可按实际情况选择包吃包住,或由专车统一接送上下班。“太周到啦!”大家纷纷感慨,“有家的地方没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家”的日子终结了!

  黄铁村的嬗变,得益于各界的共同努力。废弃的村小学老旧教学楼变身就业车间,咸安区乡村振兴局和村里投入100多万元改造教学楼,推出优惠政策,依托乡贤引进时尚男女箱包产业,专门出货网络商务订单。

  在村干部和乡亲们的热情感召下,外出致富创业人员黄建生毅然返乡,于2021年创办高桥镇黄铁村箱包加工基地,集来料加工与产品深加工为一体,通过组织本地及周边农户开展箱包加工业务,帮助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

  “今年正月正式投产,目前已经做了第三批订单,共出货4000多个包。”车间负责人介绍,目前车间吸纳就业40余人,还将扩大规模至100余人,平均月薪3000元到5000元。

  “就业车间还开展了以工代训、劳务输出、鼓励返乡入乡创业等就业帮扶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黄铁村党支部书记朱汉新说。

  在咸安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咸安区人社局持续做好黄铁村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推进乡村振兴,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

  就业服务户户跑,招聘宣传村村通。

  为了提升就业达成率,开年来,咸安区组织各乡镇办场人社中心,先后开展多轮入户调查,全面摸清当地待业人员的求职需求,并根据调查结果走访企业,双向调节岗位类别精准对接,然后组织供需匹配的企业,把合适的用工信息和岗位送到群众身边。

  农文旅融合,拓展新空间

  咸安区大幕山西山下村地处偏远山区,过去曾经是省级重点贫困村。现在,村容村貌和村级集体经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3月24日,记者来到西山下茶场就业车间,放眼看去,四处都是郁郁葱葱的茶园。正值暮春,茶园里青翠碧绿,如一汪碧潭清新秀美。

  西山下茶场车间的千亩茶园,包含中茶108、储叶齐、湘妃翠、黄金芽、安吉白茶等,多个品种通过了欧盟检测。目前,茶场车间正在抢采清明前芽茶,吸纳200余人务工,预计可制干茶4000斤。

  2021年,在咸安区乡村振兴局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700余万元的西山下茶场就业车间顺利开工,制茶车间引进了绿茶、红茶、黑茶自动化生产线4条,如今,一个集采茶、制茶、品茶、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田园综合体初步建成。

  “依托茶山的美景,建起写生基地和民宿,游客纷至沓来。”西山下村党支部书记胡柏红介绍,茶园还将新建红茶和黑茶生产线,并规划建设茶园综合体,力争将茶园打造成一流的茶叶生产和观光旅游示范基地。

  “这里环境静谧,很适合搞文创艺术,我们跟着指导老师经常来写生。”湖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学生谭庸点赞说。

  青山依旧,黛瓦如故,有了艺术的点染,西山下村也焕发出新生机。

  乡村振兴号角吹响以后,该村围绕茶产业,在乡村游、研学游、写生游等市场发力,大力做活乡村旅游文章。古老的西山下,通过产业带动,正昂首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