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过:“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教会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其中蕴含着朴素的人生智慧。小学课本上“小猫种鱼”、“拔苗助长”的故事,都是教导我们如果只想着收获,就不能将精力放在耕耘上,最终只会一无所获。正所谓:“大自然从不徒劳。”只要耕耘,一定会有收获,并且往往还出乎你的意料。这一次被市行评为“最美耕耘者”,就是原贺胜支行行长张栋最大的意外收获。
收获就在劳动本身
列夫·托尔泰斯有一句名言:“最有意义的事情是劳动,而收获就在劳动本身。”时光如梭,张栋在参加农商行工作近十个年头里,有时候感到压力很大,有时候也觉得很累,还有时候营销客户碰壁了觉得很委屈,但是一步步走来,在一天天平凡的工作中,他发现所有困难都克服了,所有的迷茫都是暂时的。回看过去的每一天,他觉得非常充实,不知不觉中他已经不再是刚出社会的毛头小子了。
2021年在“两项竞赛”任务开始初期,大家都觉得很难,但是还是要想办法完成任务。作为支行行长他常常跟员工交流:“耕耘最终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与其着急焦虑,不如付诸行动。”在“送码授信”竞赛中,贺胜支行全员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克服酷暑,一起进村入户扫街串巷,从陌拜到收集资料、从录入到上门安装、从多码到综合营销。老员工杨裕福更是忍受着常年胃疾的疼痛,坚持拉着熟人对周边商户进行销号式营销,在全员共同努力下,短短三个月便提前高质量完成了全年任务。大家收获了荣誉和奖励,但更重要的是,从中每个人都得到锻炼,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克难攻坚的意志得到了强化。
功不唐捐
当前,咸宁农商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和优秀的同事相比,张栋也意识到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次被评为“最美耕耘者”,他觉得更多的是市行党委对他的鼓舞和鞭策。
农商行这几年的发展,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我们走的每一步路都不会白走,流过的每一滴汗都不会白流。过去,大家做贷款业务都有一些提心吊胆的感觉,不知道哪笔贷款会出问题被追责,工资一扣好多年,背着处分永远也不能提拔。作为老一辈农信人,他的父亲总是告诫他:“廉洁自律,千万不要被坏习惯所染。”现在,局面发生了彻底改变,客户经理再也不是“背锅侠”,做微贷,准入标准是明确的,调查要求是明确的,只要没有道德风险,就不会被追责。并且微贷产品,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风控技术过硬,风控逻辑严密,不良率逾期率都很低。大家做业务再也不害怕,再也不用找关系,客户经理真正成为一种专业的、有尊严的、有地位的职业岗位。
作为一家偏远乡镇网点的负责人,为发挥标杆作用,张栋总是给自己任务分得最重,2021年累计营销微贷2030万元,没有本地资源的客户经理吴骄权累计营销微贷2009万元,作为内勤的会计主管佘文松,也累计营销微贷59笔,金额累计837万元。2021年支行员工平均工资在辖内排名前列,两名外勤都因为业绩突出在2021年被党组织吸纳为预备党员,其中吴骄权更是得到提拔重用。
大家都觉得做业务就有收入、做业务就有荣誉、做业务就有成长,干事都有劲头、有盼头,支行行长也就很轻松。被评为“最美耕耘者”,不是某一个人的荣誉,而是整个支行共同努力的成果。
功成不必在我
有很多事情不是马上就能出结果的。贺胜支行后院有一棵大树,这棵树是二十多年前老贺胜信用社员工亲手摘下的,它从一棵树苗满满长大到现在的参天大树,而种树的那一批员工早已退休,做人做事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栽树的人不一定能够享受到荫凉,但正因为一直有人种树,大家现在就能享受到荫凉。工作更是如此,我们的整村授信、渠道建设、包括扫码付业务都是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我们今天的发展平台,是一代又一代农信人几十年奋斗的成果,我们今天的耕耘也将会为农商行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2021年贺胜支行整村授信工作,已累计完成四个村的签约授信工作,正式签约110户,用信225万元。虽然用信金额目前还不多,但是每次去村委会、去农户家中,张栋都感到很开心很自豪,因为他心里都感觉到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老信用社那种挎包银行精神,以前只是听说过,现在他感受到了,而自己就是传承者,看着老百姓露出淳朴的笑容时,他便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古人云:“但问耕耘,莫问收获。”那是因为收获不必问,就在耕耘中。在我们每个人每一天平凡而充实的耕耘中,农商行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人生一定会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