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丁伟、通讯员徐聪报道:16日,崇阳县农业农村局对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召开粪肥还田现场观摩会,会议在铜钟乡正大食品厂举行,20家粪肥生产积造主体及第三方服务组织等负责人参加。
会上介绍了该项目的意义、具体实施要求,并对所有参会人员开展了动员,明确各环节工作职责。会后,20台吸粪车依次前往白霓镇吊瓜基地、石城镇水稻基地、青山镇蔬菜基地,进行粪肥还田现场演示。
在白霓镇石山村吊瓜基地,吊瓜长势良好,三台吸粪车驶入田间,将充分发酵的沼液注入沟渠。
“去年利用猪场发酵的沼液后,吊瓜产量增加了30%,化肥使用减少了35%,我们230亩吊瓜基地,每年消纳沼液5000吨。”白霓镇石山村吊瓜基地负责人夏学军说。
“当前空闲田地较多,天气持续晴好,是大规模开展粪肥还田的有利时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卫兵介绍,崇阳县是全市首个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县,对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能实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有效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其次能实现种养循环,有效促进高效农业发展;最后能实现污染防治,有效提高农村人居环境。
崇阳县是传统农业大区,此前与正大公司签订了1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而在今年10月启动的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是连接养殖业和种植业的一座桥梁,将打通种养循环堵点,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化肥减量化,进一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据悉,2021年,该县计划完成粪肥还田面积10.6万亩,使当地畜禽粪肥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建设集中还田利用示范区,包括水稻、油菜、茶叶、蔬菜、中药材、雷竹等种植模式,每个示范区面积200亩以上。并通过5年试点,扶持一批粪肥还田利用专业化服务主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种养结合,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的运行机制,促进全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