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 星期
标题导航

乘建党百年东风 启高质发展征程
——湖北科技学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纪实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汪俊东 通讯员 田丽

  核心提示: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湖北科技学院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湖北科技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了聚力内涵式发展,实现高质量提升,开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新征程主题。三个发展阶段为:到202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大学”标准,进入省内同类大学前列。到2030年,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成功升格“大学”。到2035年,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进入全国同类大学前列。

  过去十年学校教育成果丰硕,高水平通过了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和小学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虚拟仿真金课1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10项,省级改革试点学院2个、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等成绩,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

  八十余载栉风沐雨、弦歌不辍,湖科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15万余人,绝大多数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海内外学界名流、商界雄才、政坛精英。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先进单位、湖北省示范思政课教学基地、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高校后勤管理先进集体、湖北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理念;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各级党组织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校党委、二级单位党委、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组织建设更加牢固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得到落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进,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近三年均被评为咸宁市党建工作“优秀单位”。

  师资力量不断增强 实施领军人物计划、优秀博士引才育才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引培计划,建成一支整体结构优、综合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正高职称170人、博士299人、研究生导师120余人;现有特聘院士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

  办学条件日益完善 扎实推进“生态校园、智慧校园、平安校园、文化校园”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非动力核技术研发中心大楼、5栋学生宿舍及附属二医院综合业务大楼、精神卫生福利中心大楼相继投入使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大幅度增加。咸安校区办学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智慧校园建设有序推进,图书文献资料建设得到加强,档案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学报对教学科研的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推进,学生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稳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教职工工资与福利收入明显提高。

  突出特色提升办学质量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开展传统专业应用型改造,开办了一批应用型专业,专业结构逐步优化。

  创新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本科质量工程建设,高水平通过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和小学教育专业认证。2012年以来,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50项,省级学科竞赛奖487项;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3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表彰20余项,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全国三等奖2项。涌现出参加国家战略5G通信系统研制、为国防科技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方鹏斌,参加和平使命-2016重大军事演习的付健民,全国优秀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闵楠飞,全国“百佳县委书记”盛文军。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大批湖科校友奋战在抗疫一线,为取得抗疫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推迟婚期坚守抗疫一线的彭银华校友以身殉职,被湖北省政府授予“烈士”称号,其感人事迹被央视媒体广泛报道;在2020年9月8日举行的全国抗疫表彰大会上,10名校友获得表彰并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优化结构提升科教水平 优化学科结构、凝聚学科方向、搭建学科平台、培养学科队伍、激励学术创新,医学、教育、工学学科特色逐渐彰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现有省级重点(特色、培育)一级学科4个、“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2012年开始独立开展研究生教育,学校“申硕”各项指标达到或高于申报标准。

  现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16个,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项,省部级项目210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发展研究奖等省级奖励24项,处于同类高校前列。

  开放办学增强服务能力 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不断深化。咸宁研究院、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桂花产业研究院等校地、校企合作研究机构聚合校内外研究力量,协同科技攻关,取得可喜成果。开展免费医学生和大学生村医培养,促进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学校获批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附属第二医院配合咸宁市政府打造的精神病人救治“咸宁经验”在全国推广。鄂南文化研究成果丰富,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得到省市政府高度肯定。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学校勇于担当,为全省全市抗疫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附属第二医院荣获“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国际交流合作渠道不断拓宽,中外合作办学和留学生教育取得新突破。继续教育不断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稳中求进,非学历继续教育大力拓展。校友工作不断深入,教育发展基金会有效凝聚了支持学校建设的校友和社会力量。

  蓝图绘就打造硬核实力

  湖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闫英姿强调,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同类院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式发展,打造过硬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克服生存危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切实做到“站位高、方位明、定位准、进位实”,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宽广胸襟,以滚石上山、激流勇进的顽强意志,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克难奋进,砥砺前行,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上下真功夫、深功夫、苦功夫,接续奋斗,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基于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学校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实现这一目标,根据学校实际,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近期目标(到2025年)主要目标是: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整体办学实力明显提升,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大学”标准,学校综合竞争力排名进入省内同类大学前列。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基本完成梓山湖校区建设;综合改革取得重要成果,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大学治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中期目标(到2030年)主要目标是: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大为提升,成功升格“大学”,综合排名稳居省内同类大学前列。

  远期目标(到2035年)主要目标是: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同类大学前列。形成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宏图大展开启逐梦征程

  未来五年是学校实现第一阶段发展目标,也是全面实现“三阶段”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湖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基良要求,要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十四五”事业发展,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是全面实现“三阶段”战略目标重要保证。

  精准定位显特色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地方性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是全国百所产教融合示范高校。这是学校的基本定位,也是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前提和基础。推动转型发展,走产教融合之路,使学校从教学型向教学应用型转变,着力培养社会和产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彰显办学特色、寻求发展优势的必然要求。

  在巩固学校传统优势专业基础上,敏锐发掘社会需求,积极发展新兴专业,加快改造传统专业,推进校内专业评估,淘汰落后过气专业。推进新医科建设,全面振兴医学教育;推进新文科建设,提升规范师范教育;推进新工科建设,积极发展与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工科专业。积极整合资源,着力在临床医学、药学、教师教育和新工科专业中培育打造一批特色专业,形成鲜明的特色。力争建成2~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左右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拓展渠道强科研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学校学科人才优势,整合科研队伍和研究资源,组建并重点建设一批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链条式发展的科研团队,发挥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咸宁桂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校地校企合作的产业研究院和产业联盟的作用,积极参与咸宁市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特色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建设,协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共同进行科研课题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吸引优势企业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和就业创业基地,促进校企互利双赢,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形成学校的科研特色。

  顶层设计育人才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以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一流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一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抓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形成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重点培育30门左右省级金课、冲刺1~2门国家级金课,新增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项目5个左右。持续开展医学类、师范类、工科类专业认证及评估,实现10~12个专业通过认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的国家级省级奖项方面取得新突破。

  时代赋予使命,使命催生责任,责任激发动力,动力推动发展。办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是湖科人的使命和担当,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时代赋予湖科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凝心聚力、团结拼搏,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担当作为、砥砺奋进,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