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河边,学习水文
“河曲是怎么形成的?”“橡皮坝选址需要哪些条件?”“河流两岸的排水闸如何减轻城区内涝?”……9月30日下午,淦河一号桥至人民广场段,一群身着鄂南高中校服的学生格外引人注目。大家背着书包,走走停停,或倾听老师的讲解,或认真记录……一堂室外地理课正在进行。
在本次水文专题研学起点一号桥,取水员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吊水桶,取河水装入瓶中。闻味、观色,同学们一一将鼻子接近瓶口,将观察所得写入报告手册。
在月亮湾露天温泉处,大家来到泉眼旁取出温泉水。“果然是温热的,真想不到还有这么多人来泡温泉。”学生韩红梅和金子优抱着水样瓶,引得大家纷纷来试水温。手捧着温泉水,大家热情高涨,又开始探讨温泉的成因。
一路走来,途经五处观测点,同学们测桥长、取水样、观生态、分析河道特点,运用地理课本上的知识逐一揭开淦河的神秘面纱,真正让同学们了解了知识原来就在平时的生活里。
经过近4个小时的徒步,研学团队一行终于来到了本次研学的终点——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来之前,同学们对“水文”这个词都很陌生,经过水文专家对水文基本概念、水文基础设施的讲解,同学们对水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随后,来到温泉水文站基本断面,水资源科专家用便携式多参数仪对水质进行检测,对水质分类、如何取样等规范做了详细的讲解。另外,对同学们从淦河不同断面取得的水样进行了现场检测分析。
针对同学们的疑问,水文专家现场一一答疑解惑,也让同学们对水文工作有了具体的了解。
最后,同学们参观了水文新仪器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该仪器测量精度高,为水文工作减轻了工作量,尤其在防汛应急监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比过去只能乘船测流的传统测流方法,如今先进的设备在保护河流资源,防汛抗洪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文工作看似平凡,但是一份份精准的数据为我们人民生命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让我倍感水文工作的伟大。”学生吴添翼发自内心的感慨。
大坪村,研究山川
这并非鄂南高中第一次将地理课上到户外,今年的5月30日,137名学子在通城县大坪乡大坪村开展地理社会实践研学活动,感受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的可喜变化。
蓝天白云,碧水青山。5月的大坪村,村道绿树成荫,房屋错落有致,美景如画。
“好漂亮!”“乡村的变化真大,和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不少学生都是第一次来到大坪村,亲眼见到了乡村的改变,和如今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生活的大发展,不禁连连发出惊叹。
“药姑山素有江南天然药库美誉,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我们的中药种植基地种植有黄精、白芨等……”伴随着当地村干部的介绍,在老师的带领下,137名学子分成六组,先后前往大坪村中药材基地、光伏电站、天然保护林区等地参观。
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学子们的求学热情不减,边走边记,沿途的一草一木都成为他们特殊的学习教材。
“为什么药姑山上就有野生的黄精,但我们还要从外地引进新的黄精品种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农业专家们耐心讲解,现场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通过实地参观,大家详细了解了村内地势地貌、中药材种植、光伏发电、林下经济等情况。
“地理的学习绝不仅仅是书本上知识积累,更应该将它与生活的经验、经历所结合,去发现更多的有趣性,因此这次研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高一18班卢晟琦同学兴奋地表示,这次的研学让他对地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未来也会在学校更加积极地学习地理。
“这次的研学,主要是为了带学生们来体验乡村的生产、生活的环境,为我们在课堂上进行农村相关的生产生活知识学习做铺垫,让同学们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高一地理老师左孟春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农村实地研学,关注“乡村振兴”社会热点,了解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能培养他们利用地理知识因地制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研学加深对其家乡发展现状的了解,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鄂南高中地理教师刘国军介绍。
课堂里,滋养情怀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将地理课上到户外,就是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践行。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走进自然,与大自然无缝对接,体悟自然之美,是地理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端。见识决定了眼界,眼界决定了未来!”鄂南高中地理教师余春燕说,自2019年开始,结合课程学习内容,每年都会开展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
2019年5月27日,气象研学之旅——240名学生走进咸宁市气象局和咸宁市国家气象观测站,了解气象观测、气象预报的主要流程,更深入认识气象观测和气象预报对于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019年8月23日,天文研学之旅——20名学生与众多天文专家一起用先进的观测设备探秘苍穹,一同观星揽月,仰望星空;
2019年暑假,农村研学之旅——200余名学生深入乡村、田间,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培养科学素养、人文情怀、激发社会责任是我们的育人目标。”鄂南高中地理教师徐婵介绍,走出教室,跳出课本,打破传统模式,把课堂搬到校外、田野,让学生从书本走向实际的、丰富的现实世界,以生活为教材,才能真正培养学业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双高人才”,体现了学科素养与价值观相融。
地理学科不追求给学生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注重建立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把野外考察、地理调查等不可替代的地理研究手段,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满足并滋养学生好奇心,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素养。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中教学,让教育回归到实践本身,学以致用。”鄂南高中地理教师李德胜说。
近年来,鄂南高中地理教研组和咸宁汤标名师工作室(咸宁市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以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注重将课本知识学习,转移到大自然中、生活中,呈现出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活泼的学习方式,使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紧密,丰富了学习形式,开阔了学生视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地理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