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荒地变成绿洲
——赤壁市柳山湖镇采访记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柳山湖镇是赤壁市最年轻的乡镇,也是全省最早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移民建制镇。

  这个位于陆水河入长江口的小镇,如何把荒地变成绿洲?如何在长江大保护中实现绿色发展?

  10月14日,采访团一行走进柳山湖镇一探究竟。

  一位移民的安居梦

  在柳山湖镇腊里山村村民徐和林家中,有一张特殊的沙发。

  “这是搬家时新添置的,也是我家第一张沙发。”徐和林说, 3个人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兵营房,住了几十年,直到2008年搬了新房,添置了家具,才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徐和林的感受,或许可以代表很多柳山湖人。

  “柳山湖,其实无柳无山也无湖,原来是一片沼泽,钉螺遍地。这个名字带着我们移民对依山傍湖家乡的乡愁和对新家园的憧憬。”腊里山村支部副书记樊美红说。

  上世纪50年代末,因建设三峡试验坝,大批陆水湖库区村民搬迁至此,徐和林就是第一代移民。

  “十岁左右时,我们家十多口人迁到这里。所有移民都住在土砖做的兵营房,每间住3人。”徐和林说,空间小不说,一到阴雨天,房里还发潮发霉。走在村里,一踩就是一脚泥。

  有一个像样的家,是徐和林等每一个柳山湖移民的心愿。

  “2007年,腊里山村全面铺开新农村建设。兵营房全部拆除,统一规划建设了安居房。仅仅几年时间,村里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还获得全国文明村称号。”樊美红说。

  如今的腊里山村,整齐的房屋掩映在绿树下,道路宽敞干净,看不到一点垃圾。“望凤池”碧波荡漾,旁边的小广场和公共活动中心“望凤居”内,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以前是个破落村,现在像个度假村,不比城里差。”徐和林说,现在家里有了田地,住进小楼,空闲时到广场散散步,晚年生活很惬意。

  腊里山村是柳山湖镇的一个缩影。如今,该镇6个村全部入围省级美丽乡村,移民们从沼泽地走进了诗里画里。

  一片荒地的蜕变史

  这片荒芜的沼泽地是如何变成田园柳山的?

  57岁的团山村代理党支部书记梅云洲,是这一巨变的见证者。

  “原来这里是血吸虫疫区,刚来时不能下田,全靠吃救济粮过日子。人们都说这里是‘水窝子、虫窝子、穷窝子、气窝子’。” 梅云洲说。

  柳山湖人发扬“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移民精神,靠自己的双手治螺灭螺,把沼泽地逐步改造成良田。

  50多年来,在中央、省等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柳山湖人建设美好家园的步伐从未停歇。该镇先后开展了移民危房改造、高标准农田改造、生产排灌设施建设、移民产业发展、四化协调发展等系列项目工程。

  “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柳山湖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镇长叶明说,近年来,柳山湖镇持续开展村庄基础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村里的街道路面已经硬化刷黑,路灯、交通标识一应俱全,各村道路连接点全部打通,每个村都建有排污管道和微动力污水处理站,镇里日处理300吨的污水处理厂也已建成投入运行。

  临江而居,柳山湖人对长江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早些年,柳山湖人一穷二白时也要肩挑手提坚决完成“修堤”的使命。而今,富裕起来的柳山湖,开始温情反哺长江。专职保洁队员、禁捕队员在长江赤壁干堤上来回巡检作业,堤坡上的杂草沿地面修剪齐平,堤脚下连片意杨高大挺拔。

  “我们组织志愿者持续开展‘清河行动’。说实话,村民的环保意识提升了,每次上堤真的也捡不到什么垃圾了。”樊美红笑说,这样的“扑空”令大家都倍感喜悦。

  一个小镇的发展路

  在位于易家堤村的赤壁市移民文化陈列馆里,一部移民村搬迁史、奋斗史以雕塑、图片、文献、实物、影像等方式徐徐展开,“全国卫生乡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等24块金字招牌熠熠闪光,展示了柳山湖移民文化精神和辉煌成就。

  “当年从无到有,移民把沼泽荒地变成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画田园。我们要守护来之不易的新家园,走绿色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 柳山湖镇人大主席张艳明说。

  目前,镇上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建设稻虾共作基地约16000亩,葡萄基地2000亩、水生蔬菜基地1000亩,另外还有青蛙、蛇、中药材等特色种养殖,辐射带动农户2600余户,占全镇总户数的75%。其中,柳山湖的小龙虾远近闻名,我市首家小龙虾深加工企业落户该镇。

  在移民纪念馆墙上,有一句话:铭记历史,是为了启迪未来。

  柳山湖镇的未来是什么样?柳山湖人已经心中有路。

  镇长叶明称,将继续传承和发扬移民文化精神,以创新绿色发展为总基调,加快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培育良好文明新风,全力打造“移民小镇,田园柳山”。

  记者手记:

  每个柳山湖人,无论是 “移一代”,还是“移二代”、“移三代”……都对长江有着特殊的感情。

  为了长江,他们义无反顾告别故土,拖儿带女来到江边,带着无处安放的乡愁,在沼泽地上建起新家园。也许一路苦辣酸甜,但终究让乡愁在这里扎根,结出幸福的果实。

  诚然,这幸福来之不易。

  来自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来自于柳山湖人持而不息的艰苦奋斗。

  回不去的故土在口口相传的记忆里逐渐远去。

  “无柳、无山、无湖”的柳山湖人,从“水窝子、虫窝子、穷窝子、气窝子”一步步走来,绿色动能蓄势劲发,生态文明持续向好,在“移民小镇·田园柳山”的征途上砥砺前行。

  “顾全大局、舍己为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移民精神代代传承,柳山湖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采写:向东宁 程昌宗 周萱

  刘 震 章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