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乡村共富亟需补齐“精神短板”
○邓昌炉

  客观地说,我们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并非没有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而是“精神振兴”明显滞后于“物质振兴”,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发展不平衡。

  今年以来,笔者在多个乡村采访时发现,各地物质条件都不错,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农民业余生活仍以抹纸牌、打麻将为主;做生祝寿、请客送礼、炫富攀比、搞封建迷信等问题依然存在。

  武汉大学一位社会学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看法:中国农村当前的问题,并不是农民收入太低,而是闲暇无聊、价值失准、文化失调等,也就是“精神短板”突出。

  共同富裕必须是物质、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文明一旦跟不上物质发展,就很容易滋生社会问题。

  纵观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为什么在个别时段、个别地方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道德滑坡、治安混乱等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发展经济时,忽视了对人的道德教化和精神提升。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到卫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流,弟子冉有就问,这个地方人口众多,该如何治理呢?孔子回答“富之”,也就是让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起来以后又如何呢?孔子回答“教之”,也就是通过教化来提高人的素质、丰富人的精神。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物质富裕之后,必须让精神富有起来。

  客观地说,我们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并非没有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而是“精神振兴”明显滞后于“物质振兴”,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发展不平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由此可见,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共富,必须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及时补齐农村“精神短板”。而其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要供需匹配。就是既要落实好国家普惠性文化惠民政策,也要掌握群众个性化需求,做到按需供给,精准施策,为群众提供最急需的精神文化产品。

  其二,要软硬兼施。就是既要重视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又要加强对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等“软件”建设,让群众常态化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其三,要扬弃并举。就是既要做好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留住乡村文化的根脉,又要除陋习、树新风,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和文化熏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争做现代新型农民。

  总之,我们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由内而外产生质的变化,真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