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和周围人说话,一上台表演就紧张,上课也不敢举手发言。”18日,家长姚先生咨询,该如何才能科学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咸宁市第二小学黎珺老师介绍,自信是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信念,是我们做事时的底气,心怀自信,往往会直面人生的挫折与磨难,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信心的强弱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有关,它在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相互作用下会发生变化,因此有意识得加强培养是必要的。
要鼓励引导孩子把自信心看作平时的正常习惯,可以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反复练习,将其锻炼成一种习惯。青少年在平时生活中多与人打交道,试着和别人进行基础的交流,表达出自己所想要表达的观点,不要唯唯诺诺,不然什么都学不会,更没有收获可言。
自信源于能力,要让孩子确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自己把鞋穿好”“把杯子递给爸爸”“帮老师维持下班级纪律”……日常生活中将一些小事交给孩子,鼓励其独立完成,常常会使孩子信心倍增。
与人交谈时,引导孩子音量要适当、语调平缓、速度不缓不急,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现出对说话的内容是信心十足的;中间可以利用呼吸来换气断句,避免许多语气词出现,这样会显得更从容一些。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也要鼓足勇气,青少年平时遇到事情时,多考虑解决办法,才能在突发状况的时候从容面对,培养自信心。千万不要看到什么事儿都害怕不敢去做,不要想着怕做错,鼓励青少年敢作敢当,错了之后吸取教训,收获经验。
家长老师不要在公众场合打击贬低青少年,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即使遇到失败和挫折,如考试失利,也不能用严厉教训或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用积极的方式开导,适当的鼓励和赞扬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化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