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8月,汀泗桥战役打响前,蒋介石、李宗仁、周恩来等在中伙铺召开北伐军高级将领参加的军事会议,具体安排部暑进军路线和作战方案。
同年8月22日,国民革命军西路北伐部队结束湖南战事,进入湖北,进逼军事重镇咸宁县汀泗桥,并由第四军担任主攻。北洋军阀吴佩孚在汀泗与北伐军决战,阻止北伐军继续北进。
当时,中共湖北省委特派员漆昌元、刘子谷等来到蒲圻发动组织群众支持北伐。他们从蒲圻籍的黄埔军校生邱壁山、刘凤鸣那里得知北伐军进军路线和战事进展顺利的情况后,立即加紧了迎接北伐大军的准备工作以及对北洋军阀士兵的宣传、瓦解工作。
8月24日上午,北伐军唐生智部在蒲圻人民的一片欢呼声中,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这座古城。沿途都有农协设立的茶水站,给士兵送水、送饭,还组织运输队,为部队送子弹、抬伤员、当向导、提供情报。
一时间,驻湘溃敌乘坐火车后撤,直系主力向南挺进,准备与入鄂北伐军决战。第四军的当务之急是先于敌人占领蒲圻的中伙铺车站,截断粤汉铁路,扼住溃敌退路。然而这确实是个艰巨的任务,受领任务的部队必须在30个小时之内行军100多里,翻越三座高山和两条河流,在行军途中还可能与溃敌相遇或被南下的直系部队主力咬住。
“哪个部队愿意担任抢占中伙铺的任务?”在军事会议上,第四军代理军长陈可钰一连问了三遍,手下将领面呈苦色,无人作声。最后,陈可钰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叶挺身上。叶挺不说二话,当即接受任务。来自两广和湖南的战士善于爬山,加上经过反复拉练,叶挺独立团将士练就了飞毛腿的本领,他们急行军,出通城,过崇阳,于25日拂晓到达汀泗桥南15公里的中伙铺火车站,在附近隐蔽起来。
中伙铺火车站的铁路工人告知叶挺独立团,有一列兵车正从蒲圻开往汀泗桥,马上就到中伙铺。叶挺立即命令独立团第二营沿火车站散开,形成包围状,其他营相机行事。这列火车载着向汀泗桥撤退之敌——湖北暂编第三师孙建业部第二团官兵,刚驶入中伙铺火车站,即被叶挺独立团截住。
有一个姓许的营长振臂一呼:“跟我上!”战士们抄包跳上火车,发起猛烈进攻,敌军阵脚大乱,经过1个多小时激战,敌第二团被完全解除武装,敌团长李精明(一说李金门)、营长邹化高等军官20多人和士兵300多人成了俘虏。叶挺独立团由此一举切断了湘敌北撤的通道,为汀泗桥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