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市把大健康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来抓,着力打造中国中部康养城,推动形成“医、药、养、健、游、护”特色大健康产业集群。
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市提出“三个1”的总体目标,即培养10万名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服务100万康养人员,实现1000万大健康产业产值。
小机构解决大问题
7月7日,温泉街道办事处南昌路社区传来欢声笑语。走进老年康乐服务中心,有社区医务室、理发室、康养室,环境整洁温馨。康养室里,几位退休老人使用各种康复理疗仪器保养身体,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这是低频足疗仪,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用过之后腿脚方面的病痛缓解了很多。”60多岁周阿姨告诉记者,她每天都会来这里做理疗,不仅打发了时间,拉近了街坊邻居间的感情,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
51岁的徐清利,原是社区居委会一名工作人员,退休以后在社区老年康乐服务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自社区老年康乐服务中心建成开放,每天有很多人来做养生,大部分都是退休老人。”徐清利介绍,该中心仍在进一步完善之中,社区食堂、多功能室、阳光房等将陆续开放。
据了解,南昌路社区老年康乐服务中心是健康九九医养融合连锁管理(湖北)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机构引进的社区居家养老机构,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健康管理等服务为一体。
走进健康九九(九重锦)医养中心,中医诊室、康养房间、餐厅等一应俱全。该中心2020年8月开业,设有养老床位60张,目前已入住老人30余人,是一家专业的嵌入式、连锁化、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机构。
该养老服务中心开办的“福民老年餐厅”,可同时容纳100人进餐,并对周边居民开放,为社区居家养老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全市目前有6家这样的养老服务中心入驻城区社区。通过医院签约派驻、学校专业培训、平台招聘等方式,吸纳康养人才100多人就业。”健康九九医养融合连锁管理(湖北)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陈薇说。
2016年以来,我市以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创新提出医养一体、以医助养的养老服务举措,并逐步形成了“签约医、医融养、养办医、医入户”为构架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目前,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签订医养结合协议116对,1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老年病科,设有老年病床967张;36家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并开通医保,建立家庭养老床位照护机制,签约服务对象达3122人。
2019-2020年,市政府给予补贴资金近100万元,支持456个医疗机构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对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2020年签约140097人,健康体检87947人。
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尊老为德 敬老为善 助老为乐 爱老为美”“关心老年人生活 发挥老年人作用”……7月14日,记者来到咸安区博德老年人养护中心,一条条敬老宣传语、一幅幅爱老漫画映入眼帘。
宣传栏里张贴着在院人员照片,以及活动纪念合影,福利院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里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20多岁。除了失能失智老人,还有精神障碍患者。”
咸安区博德老年人养护中心于2018年12月在原温泉街道(肖桥)福利院基础上改、扩建及装修完成,是我市目前唯一以精神障碍患者、失能失智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医养结合式养老服务机构。
该中心现有床位240张,护理型床位135张,目前入住120人,其中精神病人特困对象115人,社会托养老人6人,配备医护、护工、行政后勤人员43人。
在多功能活动室,记者看到,近十名失能失智人员在护工的看护下,神态平和地坐在轮椅上,或看电视,或相互交流,气氛融洽。
通过门卫室监控平台,可以看到,精神障碍患者划分为男、女两个区域,每个区域都配备了医护人员和护工,分别进行照看和管理。
“养护中心分为康复区和医疗区,根据不同人员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医养服务。”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已经取得二级康复医疗机构资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医、康、养”有机结合。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运营管理经费投入,对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持续改造建设,先后实施农村福利院“平安工程”“暖冬工程”等专项行动。
目前,我市现有特困供养服务机构71家,其中城市社会福利院6家、农村福利院65家,共有床位7548张,入住老人1786人。
“我市以‘符合标准、优化流程、便利管护、提高效能’为前提,选择不同的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分别进行适老、适病、适情、适类的建设改造,将人员分类集中供养在最相适应的功能福利院。”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以往在医院住院治疗、护理相比,采取“分类集中”模式供养的医疗费用和护理成本降低了30%。
据悉,我市目前正在改造市级失能老人养护中心,完成改造后将提供护理床位194张。正在规划建设的失智老人养护中心,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建成后将提供床位400张。
小护理成就大产业
大健康产业既是富民产业,也是一份良心产业和爱的事业。我市着力围绕“护”字下功夫、做文章,打造王牌专业和品牌队伍,为康养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7月12至13日,在湖北新产业技师学院,咸宁市第七届“咸宁工匠”职业技能大赛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拉开了帷幕。
“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赛学结合,提升技能’进一步提升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水平,提升养老护理员素质,促进养老护理队伍建设,推动以护理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市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刘旭说。
根据人社部等五部委定义,康养服务人员是指从事健康照护、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婴幼儿照护等职业的从业人员。
我市计划5年内培养10万人次医养康养护理专业人才,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养从业人才队伍。
7月14日,走进湖北健康职业学院,树木葱茏、绿草如茵,美丽的校园环境清新怡人。步入教学楼,崭新的教室陈设着各类先进教学仪器,一流的教学条件令人赞不绝口。
湖北健康职业学院由河南春来集团投资建设,规划用地面积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规划在校师生人数约1.8万人。
项目一期用地面积500亩,于2016年5月开工建设,已建成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及各类体育场馆等附属设施。
据学院负责人介绍,2020年9月正式开学以来,已经招收学生2000余名。学院主要培养能在各级医疗康养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康养护理、妇产科护理、妇幼保健护理、临床助产、健康宣教和计划生育指导、月子中心、母婴护理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目前,我市已有4所院校开设有医疗康养类专业,学历教育每年可培养医养康养人才5800-7800人,建成实训基地9354平方米,年均最大可容纳在校生6250人。
“为促进康养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和劳动就业创业,我市通过搭建平台,健全康养培训体系,开展专项培训,不断创新方式,努力构成‘政府引导、部门协作、面向市场、服务企业’的康养服务新格局。”市人社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潘浩说。
目前,全市人社部门定点培训机构开设康养服务业相关专业的有23家,每年康复、护理专业招生培训1200人。1-6月,全市家庭服务业培训育婴师、护理员、按摩师、保育院、家政服务员1595人,补贴资金115.82万元。
同时,我市还投入190万元建成“香识在线”线上培训平台,将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专业纳入线上培训课程,打造线上培训品牌。
为大力开展康养人才队伍建设,我市正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康养实训中心项目,全力促成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落户咸宁,助力咸宁中部康养城早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