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如何告别“野蛮生长”?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实习生 费霖好

  7月6日,我市开展2021年暑期城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安全问题、无证无照问题、学科类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组织等级考试和竞赛等6大问题。对此,记者展开调查。

  门类多门槛低

  培训机构参差不齐

  6日,记者来到温泉中心花坛附近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看到数学提高班的老师正在授课,几名学生在台下认真听讲。

  该培训机构负责人称,他们已经办了五六年,在家长群里有一定知名度;老师有长期辅导经验,学生和家长反响很好。然而,当记者问及是否取得教育培训资质时,该负责人避而不答。

  在该机构宣传单上,记者注意到,兴趣班每周开课一次,按课时计费,各科目一节课价均在200元左右;暑期课时费2800元/科,每周三次。参加提高班的学生小林直言,培训班老师更注重解题方法、应试技巧、猜题押题等,平时他仍以本校老师的讲解内容为主。

  市民冯女士想给上初二的儿子报个英语班,看了几家辅导机构都不太满意:“有的辅导班什么科目都开,儿子试听后觉得学不到东西。不少机构条件也不好,像个草台班子!”

  冯女士担心地说,培训机构对师资的要求普遍较低,辅导班老师水平良莠不齐,学生在兴趣班学习,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整治中,他们发现一些地方在审批校外培训机构时,设置的门槛较低,没有规范设置标准和管理标准,导致培训机构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教学质量跟不上。

  “报班前,家长要征求孩子意愿,不能越俎代庖;报班时,应选择取得办学许可证、有教育培训资质、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较丰富的专业培训机构。”该负责人说。

  报班多负担重

  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家住咸安区御龙花园的婷婷今年10岁了,即将上五年级,学校放暑假了仍不能玩耍,而是换个地方继续上课:作文提高班、奥数班和英语班。这些辅导课,让她忙得不可开交。“趁着孩子小、接受能力强、课业不太紧张,想让她多学点东西。”婷婷的妈妈陈女士说,她们班七成以上的同学都报了辅导班,不能叫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孩子们报班大多是家长主导,他们生怕不参加辅导班,在学习成绩等方面会比别的孩子落后。

  一些辅导班又布置作业、安排竞赛,课程内容更深、更难,导致孩子们课外负担更重。“学校作业每天要写到晚上10点多,辅导班每周二、周五两次,还要再抽时间处理辅导班的作业,有的题目其实‘超纲’了,非常难。有时熬到凌点才能写完。 ”家长曾先生告诉记者。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在各地较为普遍。”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校外培训的火爆,吸引越来越多学生参加,既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也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7月6日上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咸安区召开2021年暑期全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动员部署做好今年我区暑期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

  据了解,全区共登记造册校外培训机构420所,学科类147所,非学科类近273所,其中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206所,办理了办学许可证140所。

  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六类问题:一是校外培训机构安全问题;二是无证无照问题;三是学科类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组织等级考试和竞赛问题;四是中小学招生与校外培训机构考试竞赛挂钩问题;五是中小学“非零起点教学”问题;六是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培训的问题。

  整治中发现,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庞大,分布范围广,存在着监管难、办学质量良莠不齐、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抓治理有分寸

  疏堵结合注重规范

  16日,城区一家课外培训机构内,装点得充满童趣的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外教思奈尔正和孩子们做游戏。思奈尔拥有TEFL (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师资格证,并有5年从业经验。

  该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思奈尔工作态度好、教学水平高,他寓教于乐、亦庄亦谐的授课方式深受家长和学生喜爱。

  记者在前台看到,该机构拥有咸安区教育局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并在相关部门登记备案,手续齐全、资质合格。

  咸安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完善审核标准,突出治理重点,不搞“一刀切”,鼓励支持培训行为规范、手续完备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该负责人还表示,借助此次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该局将定期公布民办教育机构“黑白名单”,规范教育培训市场,为学生和家长选择培训机构提供帮助。

  “区教育主管部门早已对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出台了处理办法,我们都遵守纪律,不参与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活动。为帮助同学们补缺补差,老师们会在课前、课后坐班,方便答疑解惑;同时,学校采取‘空中课堂’的‘互联网+’教学方式,在课余时间引导同学们学习。 ”市第二小学老师马海明建议,学生要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考虑参加辅导班,决不能有从众和攀比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