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铁军”铁盾牌是由武汉粤侨联欢社在汉阳兵工场特别铸造的。1926年11月下旬,北伐军第四军由赣北胜利回汉,武汉各界纷纷表示祝贺,为了对在攻占武昌中,叶挺独立团所在的第四军的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表示敬意,1927年1月,武汉粤侨联欢代表人民群众赠送了这块“铁军”盾。铁军盾高100公分,宽50公分。在铁盾的正面中央位置铸有“铁军”二字,上款铸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全体同志伟鉴”14个字,在铁盾背面书有“烈士之血,主义之花,四军伟绩,威震遐迩。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冲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忆万年。”叶挺对独立团的将士们说:“我们为什么能够建立这样的伟大的战功呢?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因为有了共产党,我们才能成为铁军。”叶挺把“铁军”荣誉的获得,归功于共产党。
1926年五月至八月,北伐军光复湖南后,由平江猛追经崇阳向中伙铺、汀泗桥逃窜之敌,直逼咸宁、挺进武汉,征讨盘距在湖北的军阀吴佩孚。汀泗桥镇为鄂南重镇,是通往武汉的必经要隘。1917年粤汉铁路武汉长沙段通车后,设有汀泗桥车站,交通位置尤为重要。汀泗桥镇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1926年8月25日当晚,第四军司令部发布8月26日进攻汀泗桥的命令。26日凌晨,第四军进攻部队分3路出击:一路是第10师30团为先锋、29团为中锋、28团炮兵营相随;一路是第12师35团为先锋、叶挺独立团炮兵营及师部相随;一路是第12师36团;叶挺独立团为预备队。上午10时30分,双方部队遭遇交火,至日落时分双方各条战线相持,处于胶着状态,吴军退守铁路桥东以火力封锁桥面,进攻部队前进受阻,吴军调遣援军。此日,河水暴涨,汀泗桥三面被洪水包围,水深河阔,进攻愈加困难。26日晚,四军决定采取“全线夜袭,突破敌人高山阵地”和“绕道古塘角抄攻敌背后”的战术。午夜12时,第12师36团、第10师29团趁黑夜逼近吴军阵地展开肉搏战,突破阵地中线。第10师28团占领铁道,断敌归路。27日凌晨4时,第10师30团及叶挺独立团由当地农民作向导,从密林小路进至古塘角插入吴军后,将吴军截成两段。接着第四军发起总攻,各条战线号声突起,经过数小时激战,吴军全线崩溃,至27日上午9时,汀泗桥吴军被完全解除武装,整个战斗经历22小时30分。
汀泗桥结束后,叶挺独立团抓住吴军溃不成军、站立未稳速攻咸宁县城,令机枪连和特别大队火力掩护,自己亲率两营勇往直前,一举击退逃军,上午11时占领咸宁县城,吴军残部向武昌方向逃窜。
叶挺独立团攻占咸宁城巩固和扩大了汀泗桥战役的战果,为贺胜桥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汀泗桥战役是北伐战争3个主要战役的第1个战役和关键战役,为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在这场战役中,北伐军广大官兵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为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共产党人更是起了先锋模范作用。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人称“铁军”。汀泗桥战役得到咸宁党组织、咸宁人民的大力支持。战役前夕,一九二六年的七月,中共湖北省委派共产党员在汀泗桥组织了有工会、农民协会会员参加的铁路破坏队,配合北伐,切断敌军后路。在战斗打响以后农协会员和群众,积极为北伐军送茶送饭,救护伤员,协助北伐军构筑工事,同时还主动为北伐军提供情报,担任向导。叶挺独立团绕道古塘角,从后路袭击敌军的这一军事行动,就是由当地居民提出建议并担任向导的。咸宁人民热烈支持革命、拥护北伐,当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到达咸宁时,咸宁各界群众数万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给北伐军官兵以巨大鼓舞。在汀泗桥战役中,北伐军共有将士134人牺牲,咸宁人民将这些烈士的遗骨安葬在汀泗桥的西山上,这些革命先烈把他们的鲜血洒在咸宁这块土地上,这是咸宁人民的光荣。
发扬北伐铁军精神,让铁军精神绽放时代光芒,打造听党指挥、绝对忠诚,具有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铁的干部队伍成为咸宁市革命思想和文化宣传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