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9日 星期
用脱贫攻坚事例讲好思政课
谢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为讲好思政课提供了许多生动感人、说服力强的事例。高校要善用脱贫攻坚事例讲好思政课,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切实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青春力量。

  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用脱贫攻坚事例讲好思政课,有利于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彰显脱贫攻坚中党员干部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崇高品格,让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增强爱党之心,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引导学生树立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显著改善了生活,进一步擦亮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理念的鲜明底色,大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同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常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想着党的政策好,百姓心里喜洋洋”,群众把感激之心、幸福之情写成对联贴在门上,也把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铭记在心里。用脱贫攻坚事例讲好思政课,有利于彰显党员干部的公仆情怀、人民群众对党的真挚感情,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把个体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引导学生坚定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斗争和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在这场举国同心、合力攻坚的国家行动中,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东部9个省、14个市结对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307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592个贫困县,军队定点帮扶4100个贫困村,12.3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8年来,我国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0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960多万人“挪穷窝”……一组组数据、一系列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为讲好思政课提供了丰富事例。可以通过这些事例,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何以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等显著优势,不断筑牢青年学生制度自信的思想根基。

  引导学生勇担时代重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广大青年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使命担当,矢志奋斗、争作先锋,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展示了青春风采。有的刚出校门就扎进农村,成为大学生村官;有的主动请缨,走出机关来到村庄,成为群众身边的年轻书记;有的放弃在外成功创办的企业,回村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他们以决心诠释亮丽本色、以热心踏上奋斗征途、以恒心书写无悔青春。青年向上,时代向前。高校思政课可以生动讲述脱贫攻坚中的青春奋斗故事,讲出爱国之心、青春之志,激发青年一代的情感共鸣,引导青年学生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021年3月29日 星期

第05版:决策参考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