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市委常委、崇阳县委书记杭莺
打造“两山理念”
实践创新示范样板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 特约记者 汪佳 通讯员 徐永
记者:崇阳县将怎样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
杭莺:崇阳将紧紧围绕打造国家“两山理念”实践创新示范样板的目标,实施“生态立县、开放活县、科技兴县、产业强县、品质优县”战略,从构建开放新格局、强化科技新支撑、发展转型新业态、激发发展新活力、打造数字新引擎5个方面持续着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记者:如何构建开放新格局?
杭莺:崇阳将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立足交通大动脉建设,走向北融合、向南拓展、与东西携手共进的道路,突出加快与武咸赤一体化发展步伐。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一轴串珠、两翼驱动、五星拱月、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打造“城乡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深入开展以“开放抢机遇、开明迎客商、开创赢未来”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落实活动。
记者:如何强化科技新支撑?
杭莺:崇阳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人才强县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平台。充分发挥科技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建设试点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给予重点倾斜,鼓励企业在实践中自主创新创造。大力推进“名匠”“名师”“名医”“金牌导游”“行业领军人才”“职业经理人”“电商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创新产业团队”建设。
记者:如何着力发展转型新业态?
杭莺:坚决做“两山理念”的宣传者和践行者,着力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围绕“两茶”“两竹”、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和优质山水资源,做强新型工业、做优特色农业、做活全域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做好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等文章。
记者:如何激发发展新活力?
杭莺:牢固树立项目的“引擎地位”,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建设,推动行政业务流程再造、服务流程再造。优化要素保障,推进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常态化,打通政策落实堵点难点,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记者:如何打造数字新引擎?
杭莺:实施数字农业农村工程,建设“智慧乡村”大数据中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步伐,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发展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一部手机游崇阳”,推动旅游景区线上导览、线上预订、线上体验、线上评价等服务。
专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通城县委书记熊亚平
坚定不移推进五县战略
奋力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嘉 通讯员 胡朝霞 杨友平
记者:通城县怎样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
熊亚平: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召开后,通城迅速掀起学习、传达、贯彻的热潮。全县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谋实举措、铆足干劲,持续实施“生态立县、乡村兴县、产业强县、商贸富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推动全会精神在通城落地落实、开花结果。
记者:如何更高质量推进产业强县?
熊亚平:通城将深入贯彻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的任务要求,按照“巩固发展传统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培育发展中医药和商贸旅游产业”的思路,以项目为牵引,以招商为手段,以创新为动力,着力强龙头、壮链条、聚集群,重点培育涂附磨具、云母制品、电子信息、医药健康“四个百亿”和生猪、油茶、陶瓷建材、食品饮品“四个五十亿”产业集群。
记者:如何更大力度建设美丽通城?
熊亚平:通城将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厚植绿色本底。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力构建城区—集镇—村庄“三位一体”空间发展格局。实施中心城区“强心”战略,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和水系治理、文化提升工程,打造鄂南门户。按照全域推进、全面振兴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带,绣好自然生态公园城市通城画卷。
记者:如何更深层次推动改革开放?
熊亚平:通城将把城投、教育等重点领域改革进行到底,持续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坚决破除山城思想、内陆意识,抢抓咸宁争创贸易进口示范区重大机遇,以发展内陆外向型经济为抓手,以建设鄂湘赣毗邻区域协作发展先行区为目标,着力打造开放发展平台,畅通开放发展通道,创新开放发展模式,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借力发展、借梯登高。
记者:如何有效提升民生品质?
熊亚平:通城按照适度超前、突出优势、补齐短板的原则,加快完善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谋划实施通修高速、353国道改线、天然气长输管道等一批重大工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统筹抓好就业就医、上学养老、文娱活动、社区服务等民生事业,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记者:如何更严更实管党治党?
熊亚平:通城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好正实优”为目标,深刻践行“深实严细久”工作标准和“五到四从四多”工作法,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巩固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以党建引领县域治理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专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通山县委书记石玉华
乘借东风
大抓项目 大抓落实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文虎 通讯员 宋朝阳 朱必吨
记者:通山县怎样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
石玉华: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科学描绘了咸宁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蓝图和行动方案。通山县将学深悟透全会精神,以此作为谋划通山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确保全会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发展举措在通山落实落地。
记者:“十三五”期间,通山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石玉华:过去五年,我们最大的收获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2018年底在幕阜山片区率先实现脱贫摘帽,扶贫成效考核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我们最大的进步是全面小康胜利在望,据测算,我县2019年小康指数为89.23%,提前实现小康目标。我们最大的变化是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建成了牛头山隧道二期、“一河两岸”景观带等一批过去想干却没干成的重大民生项目。我们最大的亮点是山水旅游、绿色能源名片越擦越靓丽,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特别是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通山成为全市唯一一个无病亡病例县,第一个进入疫情低风险县,交出了一份满意的人民答卷。
记者:落实全会精神,通山“十四五”有哪些重点谋划?
石玉华:市委全会明确提出支持通山打造国家新型能源之都,建设国家全域旅游强县。围绕这一目标定位,我们坚持统筹谋划、统筹推进,以项目建设促进目标落地。目前我县策划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农业水利、社会民生等6大类项目673个,总投资近5260亿元,其中亿元项目有345个。随着“十四五”规划建议的实施,一大批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将先后启动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全面筑牢县域治理根基。
记者:“十四五”时期,通山将如何推进重点项目落实落地?
石玉华:我们将乘借东风,大抓项目,大抓落实。重点谋划推进8个项目,其中7个百亿项目、1个千亿项目。目前,有2个百亿项目已启动建设,分别是投资过100亿元的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投资过100亿元的咸九高速公路项目。有5个百亿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大盘子,分别是投资120亿元的武汉至咸宁至南昌高速铁路项目、投资110亿元的鄂州至咸宁高速南延线(通山)项目、投资130亿元的南林双创产业园机械装备产业项目、投资过100亿元的全域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投资过100亿元的1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我们还有投资1000亿元的通山大畈核电项目,已具备正式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力争早日实现“内陆核电,首核湖北”的工作目标。
专访咸安区委书记李文波
依托中心城区优势
发挥龙头引领辐射作用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谨 特约记者 李星 通讯员 徐宗均
记者:咸安区怎样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
李文波: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后,咸安区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十四五”目标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上来,坚定信心、谋实举措、铆足干劲谋发展,全力以赴推动全会精神在咸安落地落实、开花结果。
记者:“十四五”时期,咸安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思路和目标?
李文波:“十四五”时期,咸安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全面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谱写新时代咸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开好局、起好步。主要目标是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区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记者:要实现上述目标,咸安打算怎么干?
李文波:我们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和省级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市区一体优势,加快融入武咸同城步伐,争当“武汉同城桥头堡、市域发展领头羊、区域协同排头兵”,着力构建“市区引领、三带驱动、全域推进”区域发展布局,并以“一城三带五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的方式予以推进,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记者:如何进一步推进“市区引领”?
李文波:我们将以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为统领,积极打造中国桂花城核心区,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首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加快扩容提质,促进高端要素、优质产业、先进功能、规模人口高度集聚,提升中心城区承载能力。做强产业实力,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做强大健康、温泉旅游、桂花旅游、文创等特色产业,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中心城区综合经济实力。优化城市治理,统筹抓好基层党建、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民生改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等各项工作,提升中心城区的区域治理能力。发挥武咸同城桥头堡作用,加快融入大武汉,着力推动规划同编、交通同网、产业同兴、生态同建、资源同享。
专访嘉鱼县委书记胡春雷
建设湖北经济强县
打造滨江生态新城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昌强 特约记者 江开群 通讯员 龙钰
记者:如何评价市委五届九次全会?
胡春雷: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全市谋划好、实施好“十四五”时期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市委提出的区域发展布局和发展目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拓展了空间、注入了信心。我们将紧扣全会核心要义,在咸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展现嘉鱼担当、体现嘉鱼特色、作出嘉鱼贡献。
记者:嘉鱼将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胡春雷:我们将紧紧围绕全会擘画的美好蓝图,加快完善我县“十四五”规划建议,重点做好“四篇文章”,全力建设“湖北经济强县、滨江生态新城”。
做好“大江大港”文章。主动对接沿江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筑牢沿江绿色屏障,加快推进簰洲湾、潘家湾、陆溪口港区和沿江疏港铁路建设,构建“铁公水”多式联运格局,将嘉鱼打造成咸宁通江达海的“桥头堡”。
做好“武嘉同城”文章。主动对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建设和咸宁北部空间计划,做好产业承接和配套服务工作,谋划推进武汉城市圈环线簰洲湾大桥及接线高速、武汉城市轨道交通向南延伸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武嘉规划协同、产业互补、交通互联、功能配套、生态共建、要素共享的发展格局。
做好“特色产业”文章。加快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重点围绕“三瓜三菜”,着力打造“三个百里”蔬菜板块,加快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全国蔬菜强县;放大“中国鮰鱼之乡”品牌效应,大力实施“134”工程,加快推进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沿江水产强县。
做好“科技创新”文章。主动对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东湖科学中心、咸宁“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依托武昌首义学院、武汉东湖学院,深化校地合作,加快建设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科研基地、培育一批创新人才,打造嘉鱼配套服务功能区。
记者:嘉鱼将如何保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胡春雷:我们将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力抓好“三个重点”,夯实坚强保障。一是锻造过硬队伍。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持续推进“三新”班子、“三新”干部创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二是夯实基层基础。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社区)带头人队伍;巩固村级集体“三资”合同清理成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完善基层治理机制。三是加快作风转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专访赤壁市委书记盛文军
对标对表全会精神
冲刺全国百强县市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柱 特约记者 刘健 童金健
记者:赤壁将如何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
盛文军:我们将对标对表咸宁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结合赤壁实际,认真研究制定赤壁“十四五”规划,着力打造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百强县(市)。
记者:落实全会精神,赤壁“十四五”发展如何定位?
盛文军:一是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大做强高端先进制造业,构建集铁路、公路、港口于一体的现代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竞争力和辐射力较强的商贸市场服务体系,擦亮“万里寻茶道、赤壁借东风”旅游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将赤壁打造成为区域性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旅游目的地。
二是争当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促进赤壁青砖茶、猕猴桃、小龙虾等特色产业加速集聚,做强以现代应急产业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电子信息及大数据、新材料产业、循环及新能源、生物医药、美丽健康、轻工等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全域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县域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争当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三是建设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围绕“1356”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布局,着力构建以市区为中心,建设光谷战略新兴产业园区、车埠综合制造园区和泛陆水湖休闲旅游功能区等三个主题功能区,重点发展赤壁、赵李桥、官塘驿和神山等四个特色镇,打造产城融合发展区、生态农业与三国文化旅游区、茶产业与休闲养生旅游区、竹产业与生态休闲旅游区、特色农业与滨湖旅游区等五大功能板块的城镇发展格局,努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
四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华润集团利用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与赤壁合作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示范区将持续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及修复体系,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赤壁贡献。
五是冲刺全国百强县(市)。今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0)》暨全国百强县(区)报告”发布,赤壁在全国400强中名列第153位。我们决心在“十四五”期间冲刺全国百强县(市)。
记者:下一步赤壁将如何实现发展目标?
盛文军:我们将认真落实全会精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克服定局思维,抢抓发展机遇,主动作为,创先争优,以优异的成绩展示疫后重振的成果,交出一份满意的“赤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