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历年建设,全市工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但工业发展还存在五个关键短板,必须通过转型升级逐步解决。对此,本文认为在产业转型发展中必须坚持“五破五立”的发展观念,精准构建“3+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实现咸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咸宁经济转型发展中工业具备的优势地位
从全市经济发展史来看,只有工业才能快速强市。在全市经济结构中,工业是最大经济板块。201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609.17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8.2%,占比幅度比农业高24.9个百分点,比建筑业高32.2个百分点,比全部营利性服务业高4.1个百分点。在全市经济结构中,工业产业体系发展最为蓬勃。全市工业发展建成较为完备的工业行业体系,逐步构建以六大传统支柱产业、“五大千亿”现代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产业体系。2019年,全市冶金建材、机电制造、纺织服装、食品、森工制造、能源产业等六大传统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357.3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2.9%。201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食品医药等五大千亿现代特色产业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032.4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5.4%。在全市经济结构中,工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动力最强劲。全市工业长期维持在较高的发展轨迹上运行,确保全市经济加快发展。从1949年到201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2937倍,年均增长达到12.7%,年均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4.9个百分点,其中分别高于农业、服务业9.1个百分点、4.4个百分点。
二、咸宁工业转型升级必须补齐的关键短板
与先进地区相比,咸宁工业发展还存在“小、散、弱、短、大”等五个关键短板。一是工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每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比全省水平低0.99亿元,排全省第13位。其中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企业达到699家,占规模以上的71.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862.28 亿元,占全省4.1%,占比排全省第9位。二是支柱产业规模相对分散。目前,全市六大传统支柱产业中没有一个产业规模超过三成。全市最大规模的冶金建材,2019年其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的23.9%,比全省最大规模的机电制造少8.9个百分点;县域中最大规模的支柱产业超过三成的,只有咸宁国家高新区的装备制造、通城县的电子信息。三是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2018年,全市R&D经费支出10.46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0.77%,投入强度比全省低1.32个百分点,排全省第11位。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支出研发费用的,只有266家,仅占规模以上的27.3%。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每家研发费用141.40万元,排全省第9位,平均每家研发费用仅为全省水平46.2%、武汉的16.1%。四是域内产业链条相对较短。近期,我们对61家工业重点企业在咸宁域内产业链情况进行调查,涉及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其他产业等四大产业。从调查结果来看,全市工业企业域内产业链比较短,61家工业企业产业链与咸宁域内制造业企业密切关联3家以上的企业只有8家。其中,原料、材料主要来源咸宁域内情况方面,61家工业企业原料、材料来源域内的企业有25家,占全部调查单位的41.0%;61家企业原料、材料完全或大部分来源咸宁域内的只有17家,占全部调查单位的27.9%。非终端产成品(即不需再经过加工制造环节的产成品)主要销往咸宁域内情况方面,在61家工业企业中保留28家企业参加调查。其中,产成品销往咸宁域内的企业有5家,占参加调查单位的17.9%。五是产业结构面临“三高”风险压力相对较大。目前,全市工业属于“三高”重点行业的企业规模过重,2019年其规模以上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四成以上。全市冶金、能源的各自龙头企业的“高投入”都在50-100亿元,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占冶金、能源的76.6%、81.0%。目前这两家龙头企业在资本回收期面临的资金流动性风险都很高;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属于六大“高消耗”行业的营业收入达到649.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4.9%,比全省水平高6.6个百分点。其“高消耗”还表现在对有限自然资源直接高消耗上,主要分布在森工和石材、瓷砖、水泥等产业;全市属于“高污染”重点行业的产业主要是化工、钢铁冶金、火电等。虽然这些企业目前都严格通过了环评考核,但是有几家规模太大,如果将来出现意外,将严重制约后续发展。2019年,全市化工、钢铁冶金、火电等产业企业82家,实现营业收入327.63亿元,占规模以上的17.6%。
三、咸宁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转型",其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业。据此,提出以下五大发展观念,精准构建以食品医药、装备制造、冶金建材为三大支柱产业和以清洁能源为前沿产业的“3+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一)破解“主与次”的难题,牢固树立工业是转型升级核心的发展观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指出:“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咸宁现代农业、全域旅游是依据农业、旅游业的地域资源优势而进行的战略发展布局,但是咸宁现代农业最重要发展困境是受“七山一水两分田”自然格局限制,至今农业机械化无法全域实现;咸宁全域旅游最重要发展困境是境内缺少国家级的著名旅游资源。温泉旅游是咸宁旅游业的支柱内容之一,但温泉旅游在全国很难成为温泉旅游者的首选之地。并且温泉资源属于有限自然资源,不能无限开发,例如孝感应城汤池温泉资源枯竭,造成其旅游业一落千丈。总而言之,农业、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拓宽其一定的发展空间,但他们各自发展格局限制其发展空间,对整体经济推动存在局限性,他们对整体经济的发展战略性作用要排在工业之后。在全市推进产业转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工业强市”为战略核心地位的发展观念,必须牢固树立工业是产业转型核心的发展观念。
(二)破解“新与旧”的难题,牢固树立精准工业产业的发展观念。指导咸宁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原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是淘汰传统产业尤其是一些夕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但不能一哄而上去追逐新兴产业。据此我们认为要牢固树立精准工业产业的发展观念,一是依托咸宁已有发展基础或本地特色资源,二是突出发展重点、避免面面俱全,三是确保发展产业的长期性,要有咬定发展不放松的创业精神。为此,建议重点放在以下产业。
——食品医药是全市具有发展优势的现代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良好,能够深度融合农业共同发展。食品医药要围绕各县市区农业特色或者现有食品医药骨干企业布局转型升级。有关部门要出台鼓励政策,由各县市区精选、壮大具有本地特色的农副食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鼓励规模化、品牌化、研发创新等经营模式,重新振兴咸宁农业“四乡六业”。医药制造还要借国家组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的机遇,促进一批纺织服装企业转型生产卫材物资,扩大产业规模。
——装备制造(或机电制造)是全市具有发展优势的传统支柱产业,经济规模在六大传统支柱产业居第二位。并且有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军民融合产业园、赤壁军民融合应急产业园等园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引领产业强劲发展。而且该产业涵盖的电子信息产业始终是所有工业产业中的朝阳产业之一。装备制造(或机电制造)要以电子信息为核心,围绕高新区装备制造、咸安机电制造、通城和赤壁电子信息、赤壁应急装备制造和起重机制造等布局转型升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出台振兴机电制造、起重机制造扶持政策,特别是通过研发激励政策鼓励成立一批像湖北香城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要持续夯实装备制造(或机电制造)产业链基,要聚焦大型或者精密型终端装备制造项目开展招商引资。
——冶金建材是六大传统支柱产业中经济规模最大的产业,他是支撑工业发展的主要基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踏脚石。冶金建材产业要围绕嘉鱼冶金、崇阳钒加工、高新区玻璃制造、通山大理石、崇阳和赤壁水泥、通城瓷砖等产业布局转型升级。嘉鱼钢铁冶金:在鼓励金盛兰实施“1+5”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中,有关部门要督导进一步降耗减污。崇阳钒加工:围绕钒电池开发等技术创新突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高新区玻璃制造:咸宁南玻节能公司、咸宁南玻玻璃公司每年研发推出20%以上新产品,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出台鼓励政策,激励其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通山大理石、崇阳和赤壁水泥、通城瓷砖: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出台矿产资源保护政策,促进相关企业科学合理有序开发矿产资源;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引导高消耗资源密集型企业要通过规模整合、生产工业创新、新产品研发等实现低消耗、高效益的转型升级。
——清洁能源发展空间巨大。由于咸宁有争取大畈核电站方面的经验,向国家积极争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核电项目,以此作为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核心,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先机。其次,咸宁具有丰沛水流、山多风大、太阳能光伏、丰富生物质等各种资源,是全市能源产业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还有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的火力发电规模居全省前列的。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中,有关部门要督导火力发电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达到进一步减污降耗。
(三)破解“强与弱”的难题,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观念。科技创新是转型升级发展的最重要基石,是降低企业“三高”风险的途径,是传统企业焕发新春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一是向国家或者国内大型企业争取大型科创研发项目落户咸宁。争取国家大型项目时,一定要聘请国家智库著名专家学者出谋划策,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将咸宁产业转型升级如何融入到国家重大产业战略布局中。例如现在国家大量产业和财富密集分布在沿海,从国家发展安全性角度,向国家建议是否可将某些产业和国家战略性科创研发项目布局到中部地区的咸宁。二是要增强科技投入强度。根据国际经验,科创进步是靠钱砸出来的。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增加科技创新年度预算,达到全省科创先进地区标准。三是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引导域内企业成为科创主体,吸引域外科创主体入驻咸宁。四是鼓励域内大专院校、科技创新机构进一步面向市场开展科创研发,成为域内科创研发主力军。五是在招商引资时,要重点攻坚高科技含量项目的引进。要发挥国有制度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例如市属国有金融平台可以尝试竞标购买国内某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学技术成果,然后将其租赁给域内相关制造业企业,或者将购买的科学技术成果入股域内企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破解“实与虚”的难题,牢固树立夯实产业“链基”的发展观念。在发展产业链工作中,我们认为发展产业链要牢固树立夯实产业“链基”的发展观。首先,做大规模。规模见商机、规模降链条成本,市场自然会对接产业链条、延伸链条。例如红牛公司规模达到几十亿元,在成功进驻咸宁后,其下游金属包装企业奥瑞金公司跟进入驻咸宁,并且还将包装业务延伸到饮料加工业务上。还有大型企业金盛兰进驻后,就带来了中兴拓、海翔新能源等企业。对规模小产业进行产业链延伸,引进的企业规模不会大,但会造成宝贵的优惠政策资源(如土地等)流失。有关部门要鼓励规模小并且生产产品同质化的企业实行兼并重组等形式,优化资产壮大规模。其次,精准选择产业“链基”。全市域内制造业最大特点:制造零部件的多,制造设备的少,制造终端设备(或者精密设备)的更少。终端设备(或者精密设备)上游产业链一般都较长。要重点招商引资厚实终端设备制造(或者精密设备制造)产业“链基”。还要开展焊接产业“链基”工程。
(五)破解“大与小”的难题,牢固树立市场创新的发展观。市场创新一般是指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和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在全市工业转型升级中,要牢固树立市场创新的发展观。有关国有企业特别是金融投资国有企业要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成为市场创新主力军。例如全市食品企业生产的特色产品十分丰富,可组建一家联合企业,将通山麻饼、咸安桂花糕、嘉鱼鱼丸和臭豆腐、崇阳小麻花和蜂蜜、通城辣干子、赤壁茶叶、黄鹤楼酒等食品通过食品标准化,组合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大礼包,开拓新市场,与旅游业市场进行深度融合发展。并且一些家装产品也可以这样打捆包装开拓新市场。 (作者单位:咸宁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