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 星期
退休前的坚守
○通讯员 杨华

仲秋,阳光和煦,风中带着醉人的果香,笔者踏进了咸安区向阳湖镇宝塔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宝塔街,但见临街大门庭院美观整洁,人行道镶着彩砖,两旁初吐黄蕊的桂花、银杏、红叶石楠错落有致,院里绿化盆景千姿百态。

来到宝塔村11组,贫困户王天云20多岁便嫁到村里来。谈起村庄的变化,她说50多年前的宝塔村街上坑坑洼洼、污水横流。“我年近七旬,一个弱智儿子,日子举步维艰。”

这一切,随着咸安区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引领,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宝塔村,距离城区3公里。以前,村里主要以发展苗木、水产养殖、蔬菜种植为主,传统的发展模式并没有马上让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农业不转型,村子就断不了穷根。2017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依托笔峰塔旅游资源,打造集旅游观光、果蔬采摘、乡村娱乐、休闲体验、教育科研一体的观光4A级景区——宝丰农业和福兴农业。

宝丰农庄,仿佛世外桃源的花果山。四时采摘观赏区有黄瓜、茄子、辣椒、丝瓜等时令蔬菜,有玫瑰花、茶花、紫薇等各类花卉,有葡萄、草莓、火龙果、红心柚、桑葚、猕猴桃等20多种进口水果,琳琅满目、姹紫嫣红。

农庄的建设红红火火,驻村干部陈国庆挨家挨户宣传政策,村里和农庄承诺,贫困户土地耕作由合作社承担,免费提供一部分化肥,对愿意种植蔬菜的,免费技术指导。一下子吸纳了不少像王天云这样的贫困户到农庄务工,还有10多名贫困户在自家农田支起大棚,种起了瓜果蔬菜。

扶贫不是简单送点柴米油盐,也不是靠发钱过一日算一日。勤劳肯干、自力更生,打下致富基础,才能与贫困告别。陈国庆白天上门走访,晚上开屋场会,讲解政策,引导一些人纠正“等着送小康”的思想。

当他了解到王天云家里的情况时,力劝她把土地流转给农庄,多次协调后,王天云成功流转了5亩土地,流转费300元/亩;每年还有500元的扶贫补贴,一年即有4000多元的收入。

“蔬菜基地的活不费什么力气,一家三口还可以到基地务工,每人每天收入100元。”王天云的眉头终于舒展,“基地建起来半年,我们一家在这里做事已经赚了3万多元。”  

类似这样的贫困户,陈国庆每年都会到税务局“化缘”送柴米油盐,每户争取到500元的扶贫资金,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每年给村里5万元的扶贫专款。为了摸清精准扶贫实际情况,不落下一人,不超标一人,驻队干部每天拿着花名册,朝迎晨曦,暮披月色,走乡串户,一家一户落实。

“托共产党的福,我吃的穿的,都是你们帮我弄的,是你们给了我重生,每月来看我几次,非常暖心……”五保户周文君似有说不完的话,听说陈国庆马上退休,周文君拉着陈国庆的手,久久不放。

周文君打开话匣子:“原来破旧的房子,三块石头架一口锅做饭,是陈国庆帮钱帮物给我装修,墙上贴的和吊顶是最时髦的组合版。这不,厨房用品一应俱新,液化气、桌椅、床、冰箱、碗柜,还花1千多元专门帮我接通了自来水。我的五保户审批种种原因批不下来,是他帮我到民政局协调才办好的。这样的好干部哪里找啊……”

离周文君家不远处,70多岁的贫困户陈会云家,两层小楼,门前开阔的水泥路直通门口。他兴奋地介绍:“是驻队干部和村里专为我家修的水泥路;每年送钱帮物,帮我留转土地、帮我解决大病医保;鼓励我儿子儿媳到外面打工,报销往返车费;我到福兴农业打工,一天赚100多元呢,生活像模像样,全托他们的福啦。”

这时,笔者才仔细打量陈国庆,苍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脚下那双带泥土的旅游鞋,要想从他口中“挖出丰功伟绩”还真不容易,哪看得出他是一位税务干部,分明活脱脱一副农民模样。23年的驻队工作,从刘家桥到宝塔村,他早已融入农村深情的热土,就像落地生根的树木,有着天然的质朴和淳厚。

陈国庆的生日与祖国同在,国庆节是他60岁生日。采访时他离退休还有半个月,却始终坚守这片热土,他的人生,正如一颗螺丝钉,微小,却有伟大的力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就是即将退休的陈国庆,总把乡亲们的脱贫生计挂在心尖。脚下沾有泥土,心中装有人民,有这样泡到田间地头的农民干部,有这样扎进群众土壤里的勤务员,无论走到哪,哪都会盛开一朵富裕之花。

2020年9月22日 星期

第03版:咸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