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日 星期
漫步斜阳
刘凌(通山)

光阴易逝,人生何其短暂,不知不觉已年至花甲,天干地支一个轮回了。子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过六十,尘满面,鬓如霜,斜阳西下,暮霭沉沉,真正步入了悠哉游哉的老年人生。

漫步斜阳路,蓦然回首,令人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来也匆匆,老也匆匆,心累,情深,告别昨天,留下回忆,承载的是生命的厚重。

六十岁,辞去卸装,意味着法定工作生涯的终结,如同人的“生老病死”规律一样,不仅是人生中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更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它预示着人一生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告一段落,可以放缓脚步漫望天空云卷云舒,快乐幸福地享受晚年时光。

面对退休的境遇,豁达者仿佛置身于天堂,如释重负;痴心者感觉如入地狱,彻夜难眠……当沧桑换却泪水,那鲜红的夕阳在裸着的光环下沉沦,站在高处眺望渐渐远去的背影,谁心里没有几分感伤和惆怅!

漫步斜阳路,沉思默想,心存遗憾:人生如戏,年轻的时候看不懂,看懂的时候不再年轻。风一程,雨一程,陪伴着酸甜苦辣的悲喜人生。

人的一生中,无论富贵贫贱,总是有着遗憾的。有的遗憾可以追回,有的遗憾则终身无法弥补。人若能起死回生或返老还童,谁都愿意再活五百年。

孝未尽。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何况人乎?孝道,是古老的东方文明之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没尽孝心、不懂感恩的事例也屡见不鲜。父母者,人之本也。《尔雅》载:“善是父母为孝。”父母在,没有陪伴、伺候、尽责;父母去,没有守护、送终、尽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愧疚和悔恨困扰一生。

业未成。人们常说,创业难,成业更难。人生要想成就心中的伟业,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还要有高超的智商和情商,更要有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人和”至关重要。但当你遇到那些无力改变的事情时,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忍耐和等待,忍耐孤寂的黑夜,等待黎明的到来。

其实,没有遗憾的人生就不叫人生。谁没受过苦,谁没流过泪?它就好像耸立在山坡上的一块岩石,因岁月的磨砺和风雨的剥蚀,显示沧桑的轮回,百折不挠,依然屹立。

漫步斜阳路,洞若观火,豁然大悟:人生似梦,醒了,看透了。捧一把阳光洒在脸上,忘掉寒骨的痛,放过自己,活在当下,健康最为重要。

有的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本无可厚非,但不能错位。倘若倚仗过去身份,或惦念从前权力,不甘寂寞总想制造一些“新闻”,挥手指点他人江山,用嘴干扰别人人生。请问风清大地,谁还视听?谁还在乎?执着,是一种苦楚;放下,是一种胸怀。与其这样,何不归隐山林,造福子孙万代;何不错峰出行,缓解城市交通;何不相互理解,给年轻人释放空间。

人生如旅行,风光在险峰。富也好,穷也罢;成也好,败也罢;热也好,冷也罢;失之我命,得之我幸,一切都是过眼烟云。

人活一辈子,身体是本钱。人生最大的错误和悲哀是用健康博人一笑,是用生命自寻烦恼。把握好“黄昏”后的每一刻,带着信念,带着尊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听自己最想听的声音,去见自己再想见的人。

古人有三乐:闭门阅书、开门迎客、出门寻山水。今人更有闲情逸致:琴棋书画、酌酒品茶、弹唱吹拉、网上遨游、寄情山水、登高望远、强身健体、含饴弄孙……因此,走在斜阳路上,说爱已老,谈死还早。要学会在孤独的时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温暖。

哲人无忧,智者长乐。六十年前为人活,六十年后为己过。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你想活出精彩,就要健好身,存好心,做好人,痛楚与快慰向来此消彼长。

2020年9月2日 星期

第08版:文学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