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7日 星期
绿叶情怀

(上接第一版)

首创反哺机制,打造扶贫产业与村集体和贫困群众经济共同体,让贫困户利益进入“保险箱”

扶贫扶什么?扶谁的贫?

这是萦绕在胡长学心中的一个结。

2017年以前,板桥村大大小小的扶贫产业有10来家,省纪委协调到村企业的扶贫资金累计达千万元以上,但村集体、贫困户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产业收益。

“这一扶,如果把老板扶得高高的、大大的、壮壮的,贫困户扶得矮矮的、小小的、瘦瘦的,扶出两极分化,扶出矛盾意见,再多产业有什么用?”

胡长学觉得,这笔糊涂账必须要算清楚!

可当他准备启动这项工作的时候,各种压力和阻力潮水般涌来。村干部找理由消极怠工,企业老板四处躲藏不肯配合。而家里又接二连三发生变故,湖南老家的哥哥突遭车祸,生命垂危,87岁的老父亲急病住院……有人骂他这是“报应”。

那些日子,胡长学心力交瘁,常偷偷的流泪。

有人劝他:老胡啊,这会得罪很多人的,睁只眼闭只眼算了吧。

“我是代表一级重要的党组织在这里扶贫啊。企业打着产业扶贫的名号,享受扶持政策和资金,老百姓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这贫就扶偏了!”他说。

他打消顾虑、放下包袱,召集县纪委、审计、司法、财政等多个部门,用4个多月时间对投入板桥村的所有产业扶持资金投向、投量和性质进行全面清理,无一疏漏。

刚把资金情况搞清楚,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产业扶持资金如何带动贫困户脱贫?

胡长学找专家、找律师、找企业主、找兄弟工作队进行了不下百次的沟通、探讨,一个月熬红了双眼、急白了头发。

一个大胆设想出现在他脑海——签订反哺协议。

即,建立“政府扶持、企业反哺”产业扶贫机制,企业按享受政策性扶持资金总额的6%或3%,每年向村集体、贫困户支付反哺资金。反哺资金的多少,与企业效益无关,村集体和贫困户不承担风险、享受固定收益,还能倒逼企业把更多心思放在发展生产上。

2018年12月,对于板桥村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月份。

胡长学逐个促成板桥村所有扶贫产业与村集体、贫困户签订了规范合理永久性的反哺协议,为板桥村可持续发展、贫困户稳固脱贫打牢了根基。并追缴了2017-2018年应向村集体反哺资金56万元,其中给贫困户分红13.5万元。

当八组贫困户刘应如第一次领到6000元反哺资金分红时,拉着胡长学的手久久没放开,声音哽咽。

那一刻,百感交集的胡长学,眼睛湿润了。

2019年,板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3.55万元,贫困户累计分红24万元。国家宣布整体脱贫后,明年板桥村家家户户都可以分红,真正让群众红利共享,利益均沾。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立山说,板桥村的扶贫项目没有走样,扶贫资金没有散光,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长效的实惠。

首创组账镇管,开展村组“三资”清理,不让扶贫留下“后遗症”

馒头一袋袋准备,方便面一买就是几箱,偶尔和乡镇干部一起吃工作餐,他也严格按规定交伙食费。

胡长学心中始终绷紧一根弦:作为纪委干部扶贫,就要交出一份更过得硬、管得远的扶贫答卷。

去年初,胡长学进村入户了解到,板桥村还存在以往签订的部分土地流转协议不合理、流转租金不能按时发放到位等问题。

比如,4000多亩的油茶基地流转了8组9组的土地,但租金并没有给农户。村组集体出租的鱼塘、校舍等,甚至没收租金。

为此,胡长学组织力量再次集中6个月的时间,对板桥村所有土地流转、资产出租问题进行清理,查清36宗出租签了所谓“协议”的25个,11个根本没签协议。从梳理的情况看,有的未签订流转协议(只有口头协议)、有的协议没有约定终止期限、有的少计出租面积、有的流转租金没有按时足额支付等5个方面的问题。

为了确保村组集体资金、资产不流失,群众利益不受损,他们首创组账镇管,强化村级监管向组级延伸。

胡长学带领镇村干部到每个组开群众会,组建以熟悉当地情况、公道正派的老干部、老党员、老组长、老会计、老教师为主体的“五老”清理专班,摸清大畈镇126个组有组级资金144.35万元,及时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规定村组没签订出租合同的必须签订合同,又帮助村组集体、群众追回土地租金60多万元。村组干部、党员和贫困户对此一片点赞。

小微权力也得关进笼子,阳光运行。他们出台监管制度,比照村账镇管实施组账镇管。组级每笔收入,必须进镇财政所;每笔支出,必须按“三资”管理条例办理。

“这既保护了资金安全,又保护了村组干部,还盘活了资产资源,壮大了集体经济,密切了干群关系。”大畈镇财政所所长李斌说。

一本资金监管的阳光簿,给出了明白账,没有了“后遗症”。

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对此批示:将通山的做法印发全市学习,落实情况纳入全年考核。

做实做细绣花功,扶起“不走的工作队”

扶贫队,也是传棒队。为了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板桥村稳定脱贫的接力捧能顺利传承下去,胡长学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扶起一支不走的工作队,着力点在哪里?

建支部,健制度,管资产,强智力,扶志气,项项都是长远计,件件做足绣花功。

2017年3月,胡长学带着村干部远赴浙江宁海学习“规范村级事务”的先进经验,在板桥村率先推行了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规范。并先后制定了《板桥村权责清单》、《板桥村事务操作规程》、《板桥村扶贫资金使用办法》、《板桥村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流程图》等规章制度,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

胡长学还把廉政警示教育作为村干部的“必修课”,充分利用省纪委职能优势,组织村干部原原本本学习每期《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件通报》和《扶贫领域电视问政》,引导他们举一反三,把别人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来整改、预防。特别是为了时刻绷紧自律之弦,每年组织党员、干部到咸宁监狱开展了实地警示教育,通过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给予他们极大的心灵震撼。

脚上有泥土,心中有真情。

一把手电筒,一双解放鞋,一顶草帽,一条毛巾,是他的随身必备物。

胡长学已经离不开这片土地了。四年来,这里一草一木的成长,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融入了他的心血。

板桥村集体企业发展到9家,总产值3.5亿元,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生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绝大部分在家门口就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昔日“好女不嫁板桥郎”的贫困村,如今变成比城市还强还美的“世外桃园”。群众对给他们带来这一切的工作队,赞不绝口,感激涕零。

胡长学指着引进投资2亿多元建设的21世纪新农民培训学校说,板桥村正描绘更新更美的小康图,将吸引许多大学生和退伍军人回乡创业,让板桥村富起来,强起来,美起来。

“人民群众是共产党人的根,根植沃土才能枝繁叶茂。”胡长学始终以这句话自勉。

2020年8月7日 星期

第05版:健康咸宁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