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2日 星期
时光掩不住的诗性女子
程应峰(市直)

读《咸宁文史资料》之《才嫒传》认识了咸宁历史上的一群诗性女子,她们或机智,或节烈,或坚韧,或热忱,或恬静……她们有着各不相同的生活经历,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的生命中无一例外地透现着美不胜收的诗意情景。

明代咸宁县马桥油榨钱庄才女钱梅窗,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她能诗善对的传说,在《钱六姐的故事》一书中,她是一个阿凡提式的机智人物。

十六岁那年,钱梅窗以才择婿,应选者络绎不绝,最后她相中了从河南光山慕名前来的举人李宗乾。就这样,才子佳人,喜结良缘。在远走河南的途中,她思绪万千,应景而诗,写下了“不堪极目凭高望,云物凄凉故国情”、“回首一望家何在,匹马匆匆出界河”等诗句。抒发了远离故土的怅惘,以及对家乡山水依恋的情愫。远嫁他乡的钱梅窗,再也没有回过故乡咸宁,也没有生育儿女,在孤寂的境况中沉浸于笔墨,寄意于诗词。

清道光年间出生在通山县罗成朱家庙的朱静霄,自幼聪明伶俐,诗书俱佳。十九岁婚后即寡。在封建节烈观的束缚下,她居家守节四十年,身心遭受着难以排遣的压抑和折磨。

漫漫长夜,她孤灯独守,暗自垂泪。好在,还可以读书,还可以吟诗自遣。她将愁思化作笔下的诗行:“头地生人上,微根托自牢。凭他风百卷,总不作波涛。”一首《瓦松》,一株屋顶瓦缝、岩间石隙倔强生长的植物,昭示了她心头的悲苦,又怎能不教人无言叹息?

清末民初,风气渐开。1890年出生于通城县麦市翠英屋的葛大章,二十六岁经媒妁之言出嫁,夫妻琴瑟和鸣,过得安宁幸福。然而好景不长,不足三年,丈夫离世。二十九岁的葛大章深感知音难再,决意独处终身,以书为伴,吟诗自遣。

作为在社会变革背景下脱颖而出的女性,她独立坚韧,博览群书,接受新文化,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作为一名国文教师,她诗情依然。民族危亡之际,她为自己当初没能习武上战场杀敌而遗恨。只能以笔当枪,写出内心深处的愤慨。在《暮秋月夜有感(之二)》中她告诫中华学子要珍惜时光:“皓月当空夜景幽,诗心清爽遁高秋。卢生好梦须知醒,莫向邯郸恋枕头。”在毕业典礼上,她撰联一副:“塞北风云方吃烈;城南桃李正争荣”,勉励青年学子为保家卫国尽力尽忠。

于1891年出生于蒲圻县赵李桥晓阳畈贺村的贺良琦,少年时代就涉猎诗书画,尤其擅长律诗。在百年动荡的大环境下,她向往新学,势图通过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救民族于危亡,拯百姓于水火。1912年,她走出闺门,参加了蒲圻县师范讲习班。1914年,她被聘为蒲圻县女子小学校长。因为德才兼备,在师生中颇有威望。

1927年大革命失败,她将对英烈的敬重之情融于笔端,以诗悼念并自勉:“驱车寻坦道,劣马忽当先。未使同珠碎,还欣似玉坚。壮游今可再,觅句又争前。荆棘凭遮眼,凌霄菊自鲜。”

贺良琦一生历尽坎坷,傲骨崚然,教书育人之余,写出了大量诗篇,如《秋日游地藏庵》、《和杨春侬春雪》等等,或自然天成,或出语清新,反映了不同境遇下的不同心境,颇具学识研究价值。

还有被台湾著名诗人、评论家洛夫誉为“梦幻中的诗神”的罗英,1940年出生在湖北蒲圻,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她高中时代开始写诗,感觉敏锐,想象新奇,善于通过意念和想象,给抽象的世界以具体、活泼的生命,是台湾诗坛现代派活跃的一分子。她的诗歌《正午》《虹》等,意境淡泊悠远,意象鲜明生动,分明是一个独特而完整的精神世界。

钱梅窗、朱静霄、葛大章、贺良琦、罗英,都是与诗歌结了缘的女子,无论置身何等境况,她们的生命都有诗意缠绕。正是因为有诗意的缠绕,属于她们的生命光芒,才会穿透时空的屏障,如梦似幻地来到我们今天似或不似的生活之中。

她们也许经历坎坷,命运蹉跎,但她们禀异的天赋,满满的才情,让她们注定要成为俗世尘埃中开出的花朵,任日月更替,时光流逝,也带不走她们诗意的存在。就算饱受了尘世的重重苦难,尝遍了人间的不尽沧桑,她们依然有诗意在心头泉涌,给后来人留下了可以慢慢咀嚼的诗行和源源不竭的诗意想象。

2020年7月22日 星期

第08版:文学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