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肆虐,洪水如魔。今年入梅以来,我市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国家气象观测站咸宁站从1月1日至7月9日8时累计雨量为1536.5毫米,居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一位。雨量历史最大,然而,老百姓却说,温泉城区没往年那么危险了,少部分地方有积水也没往年严重了。原因何在?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1 改造提升排涝工程
“要是搁在往年,这么大的雨,房子又要泡上一周了。”说这话的是咸安区温泉办事处白茶社区石棚余巷居民许媛。4年前的一场大暴雨让她家周围“水漫金山”,现在都心有余悸。
2011年、2016年暴雨带来的水灾,成为中心城区居民的一个隐痛:城区长久积水,群众损失惨重。
痛定思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加大城区排涝工程和排水管网建设。近年来,上争项目,下筹资金,累计投入20多亿元,完成中心城区各类水利工程3000多处,防洪和生态蓄水能力大大提高。
2018年,咸宁成为全国首批2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一,把淦河流域37.71公里的黑臭水体纳入治理范围,全线综合治理的投资在20亿元以上。中央补助6亿元,有3.6亿元用于浮山河、滨湖港、北洪港等五大黑臭水体整治工程。
“我们在淦河沿线排查出了140个排污口,然后逐步溯流而上,累计撬开了3000多个井盖。‘病灶’全弄清了,就好‘手术’了。”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后的城区排水能力大大提升,雨水来了就能立马排入河流。
利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我市完成了横沟河、北洪港 、汀泗河、柏墩河、双溪河、淦河上游的河道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堤防加固。
同时将向阳湖上下泵站、滨湖泵站、西湖泵站老旧设备更换一新;加固加高淦河中下游堤防,拓宽改造严重阻洪的滨湖港桥、云顶寺桥、河背老三九桥,形成了西湖圩垸、滨湖圩垸、向阳湖圩垸淦河下游防洪保护圈。
2019年,咸宁大道启动排水箱涵改造工程,新建380米排水箱涵,并对原有箱涵堵点进行改造,解决排水卡口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城区排涝能力。
今年,市城市防洪排涝指挥部提早谋划,发布《咸宁市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实施方案》,对中心城区易涝点进行地毯式排查,排查出市政道路易涝点80处、物业小区积水点19处。
市城市防洪排涝指挥部将排查出的易涝点编制成内涝灾害风险图,以每个排水出口为单元划分排水区域,定制易涝点整治方案。并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改建和修复,提升排水管网排水能力。
同时,对中心城区城市防洪排涝情况进行不间断巡查,及时巡查掌握各易涝点动态变化情况,对易涝点信息进行动态调整,确保防汛调度方案合理高效。
截至目前,已对中心城区重点路段雨水篦、落水仓污水箱涵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雨水篦、落水仓约1700多个,其中清理淤堵220余个,恢复冲翻窨井盖40余个,恢复松脱窨井防坠网32个。
“2011年和2016年,1+8时代广场曾两次被淹;今年雨大,但水利工程修建到位了,政府排涝工作做到位了,就没有那么担忧。”13日,咸安区1+8时代广场小区居民艾清说。
因排涝设施行洪得力,中心城区积水在雨停后数小时就消退得干干净净。
2 科学调度错峰泄洪
面对多轮强降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未雨绸缪,科学调度,演绎了空间换时间的完美乐章。
南川水库,被咸宁人形容为“顶在头顶上的一盆水!”水库泄洪加上特大暴雨双重夹击,意味着咸宁城区将呈现一片汪洋。因此,暴雨期南川水库泄不泄洪是咸宁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
“南川水库是淦河防汛重要的一环,放不放水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13日,记者在咸安区桂花镇南山水库见到了前来指导防汛的市水利和湖泊局总工程师方勇生。他告诉记者,今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密汛情会商,在提前研判水情雨情汛情的基础上,对南川水库提出了“雨前预泄、雨中不泄或少泄”的科学预案。
7月4日,气象预报,一场大暴雨即将来临。这意味着,南川水库和淦河水位都将迅速上涨,一边要保护水库安全,必须加大泄流量来控制水位,一边要控制淦河水位,保护淦河周边百姓安全,水库必须关闸。
泄不泄洪?何时泄洪?如何泄洪?这些难题摆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面前,“我们通宵达旦开会,问题不解决,哪里睡得着觉。”方勇生说。
经过科学判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南川水库在雨前以60个流量泄洪,雨一下就关掉闸门,雨停后再开闸泄洪,确保不增加淦河压力。
7月12日,又一轮强降雨过程。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水利工程师们经过精心测算,最后得出结论:南川水库库容能容纳14日的降雨量,且不会给下游带来压力。于是,市防指依据科学测算结论决定:13日上午9时,南川水库关闸错峰。
……
暴雨期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研判形势,密集下达调度命令,对南川水库进行了20多次调度。通过拦洪错峰,淦河的防汛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大水压境可能带来的忙乱,就这样悄然化为无形。
“事实证明,南川水库的科学调度,用空间换时间,提前腾出库容,为城区排涝预留空间,赢得时间,以错峰保安全。”方勇生说,在淦河水位最高的时候,由于南川水库留了足够的蓄水空间,坚持没有下泄一滴水,保证了淦河水位的平稳,也稳住了民心。
为了给防汛科学研判提供平台支撑,近年来,我市投入上千万元,建起山洪灾害监测平台、水雨情监测平台和水利工程动态监管系统,形成对555座水库、河流薄弱地段、山洪灾害易发险点的实时全覆盖监控。
3 分片包保防洪排涝
市城市防洪排涝指挥部将市城区划分为温泉、浮山、永安、高新区、梓山湖五个片区,实行分片包保负责制。
强降雨期间,市住建局组织200余名应急值守人员全部下沉至中心城区99处易涝积水点,加强警戒值守,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市城管执法委组织100名工人开井盖,100名应急队伍抢险,100名环卫工人雨后清扫,构建责任明晰、运转有序的城市防洪排涝应急指挥体系。
7月5日晚的特大暴雨,咸宁大道我的港湾酒店路段积水超过1米,市政管理处副处长钱利明第一个赶到现场打开雨水箅、窨井盖,打着赤脚在积水区域拉起警戒线,徒手捞垃圾。直至凌晨两点多积水消退后,他才拖着浑身泥水的疲惫身躯回家。“我是防汛抢险队长,我不带头谁带头!”钱利明说。
7月6日晚,长安大道武商量贩至原省煤机路段有部分排水箱涵塌陷,导致积水无法及时涌入淦河,市住建局立即组织机械进场对排水箱涵进行抢修疏通,经过3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将路段积水基本清除。
7月7日下午2时许,雨势再度增大,咸安区贺胜路与青年路路口,一个井盖不停旋转抖动,随时可能被水流冲起,十分危险。这时,一个穿着荧光黄雨衣的人过来了,他用支架挡住井盖,拉上警戒线,站在一旁看守。他叫吴军,是市城管执法委市政管理处市政维护科副科长。吴军这一站就是4个小时,直到傍晚6时许积水消退,他撤掉围挡、盖好井盖,才离开。此时的他早已浑身湿透。
7月8日,凌晨5时许,咸宁大道鄂高段因管道排水不足,低洼路段积水严重,垃圾漂浮。市住建局浮山片巡查员黄胜强第一时间联系城管、消防、交警部门赶到现场,通力协作,及时打捞路面漂浮物,疏导来往车辆及行人。经过两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咸宁大道鄂高段积水于上午7点消退,路面恢复正常通行。
像钱利明、吴军、黄胜强这样坚守在易涝点的防汛抢险人员还有很多,这已成为他们入汛以来的工作常态。
眼睛熬红了,可精神气还在;渴了,喝瓶矿泉水接着干;饿了,方便面来充饥。党员干部们泥巴裹腿、雨水湿衣是常事,他们用汗水扛起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