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9日 星期
咸安黄荆塘村美丽村湾建设——
将资源变资产 让村民成股民
通讯员 张楚楚

  走进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八组的竹林鸡养殖基地,荫凉的楠竹林内,成群的土鸡正在追逐嬉戏、觅虫寻食。

  黄荆塘八组这片天然竹林里,放养了几千只土鸡,与一般鸡舍比,这里不仅闻不到一丝臭味,在整片竹林的笼罩下甚至还能闻到一阵阵清香。

  八组组长熊荣华介绍,在160亩竹林养鸡,鸡就吃虫子、竹叶,不喂饲料。另外,贫困户在这里就业每月还有2000元收入。

  要知道,在过去,组里的村民们都是散养家禽,没有划定区域,家禽乱跑乱拉,导致道路、院落内外到处是粪便残食,影响村容村貌,如今,全组统一养鸡,村湾环境大变样,鸡粪排入竹林能提高林木生长速度,竹林中丰富的杂草和昆虫又为鸡提供了食料。

  “每户不允许散养鸡, 30户166人,一户入股1000元统一来养。通过产权改革也符合要求,农民变成了股民。”黄荆塘村党支部书记陈学友笑着说道。

  八组组长熊荣华曾在汀泗畜牧兽医站工作多年。2005年,因咸安区“以钱养事”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熊荣华分流回家。回乡后,他在组里承包山林种树,又承包水库养鱼,赚得第一桶金。2008年,率先富起来的熊荣华被乡亲们推选为黄荆塘村八组组长。

  那时的八组,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在全村排名倒数。一直以来,八组村民都是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几亩薄田度日,每天为养家糊口而苦恼。熊荣华开始摸索产业发展的路径。“这种日子不能再过了。原来我们村土地荒废的好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我们就把田地全部流转过来,有一部分通过合作社、集体承包给第三方,一部分自己发展第三产业,我们现在旱地种茶叶,水田种香莲、龙虾,山林养鸡。”

  经过全组村民表决同意,八组成立了黄荆塘八组经济合作社,村民们以入股形式参与。

  2015年,合作社全面接管全组土地,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目前八组30户村民已全部入社。村民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凭股份从土地经营收益和合作社经营盈余中获取一定比例的分红,真正实现了将资源变资产、从村民到股民的转变。

  一位可靠的致富带头人 ,一个因地制宜的发展规划,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黄荆塘村八组交出了一份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湾的优秀答卷。

2020年6月9日 星期

第03版:咸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