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旅游名村通城县塘湖镇荻田村黄氏宗祠内(黄氏宗祠是为了纪念黄袍山北宋大才子黄庭坚而建),总建筑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的古屋,分两层,二层为老式跑马木楼。
罗荣桓曾到武汉大学前身——武昌中山大学求学,在这里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度过了最后的学生生涯,投笔从戎,走上革命道路。后经三湾改编,随毛泽东进入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第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积极建立军队基层的共产党组织,实行民主制度,尊重爱护士兵,反对军阀作风。
1927年7月下旬,中共湖北省委派罗荣桓到通城黄袍山发展农民起义运动,组织农民自卫军。罗荣桓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同通城县农民军一道,于8月20日在鄂南通城黄袍发动了通城县农民暴动,夺取了县城,拉开了湘鄂赣边区和鄂南秋收暴动的序幕,成立了通城、崇阳农民革命军总指挥部,建立了我国历史史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通城劳农政府。
罗荣桓等发动“八二0”暴动后,通城县相继建立了黄袍、岳姑两大苏区。黄袍苏区是通城县面积最大,时间最长的苏区。南起平江交界的黄龙山,北抵崇阳梓木港,东至修水白岭,西达岳阳边界建基山。在这里先后建立过中共通城县委等8个县级组织,是湘鄂赣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纪念罗荣桓发动“八二0”秋收起义和黄袍苏区先烈,在黄袍荻田村建立了罗荣桓早期革命活动纪念馆。
馆门内上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上将钟期光亲题“缅怀先烈 激励后人”八个大字。馆内有罗荣桓汉白玉雕像、老式花雕床、纺车、起义时用的枪、刀等实物,还陈列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对通城县人民的革命斗争史和部分革命烈士代表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是通城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等。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