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2015年11月以来,张公庙村党支部坚持每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严肃党支部组织生活,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逐步被激发出来。”余道华说,该镇工业园三期工程建设时,党员干部带头拆迁,仅仅一个月就基本完成了800户评估工作。
支部主题党日、党代表联系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真正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支部主题党日发源咸宁、成型湖北、推广全国。”原中组部副部长齐玉对咸宁的经验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截至2019年9月2日,我市已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49期,开展党代表联系基层服务党员群众活动23期,走访接待人数35807人,收集问题总数8595个,解决问题5084个。
红色工程,守好红色阵地
去年,咸宁市出台了《全面推进“红色宣传工程”实施方案》,全市上下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媒体、平台,运用亮出红色标语、突出红色字眼、讲述红色故事等多种宣传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入社会各领域。
2日,车行在咸安区官埠桥镇发展大道,只见两侧的桂花树绿意婆娑,道旁的每根灯柱上,整齐地悬挂着红旗官埠红色宣传灯箱。
“我们投入12万元,做了200余个灯箱,把十九大精神宣传出来,不仅凝聚了发展力量,还美化了街道环境。”镇党委书记陈才文说。
对此,90后年轻干部胡春丽也颇有感触,她说:“每次在红色宣传标语旁走过,心中总升腾起一股力量,一种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
步行汀泗桥镇洪口村熊家湾,“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红色标语,亮眼醒目。
在红色标语的引领下,与之相应的已投入500余万打造的美丽村湾古树林、空中栈道、生态厕所等一应俱全。月季基地、非洲黄菊基地、金丝皇菊、野山果基地、蔬菜基地蓬勃兴起。
陪同采访的咸安宣传部副部长胡剑芳说:意识形态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我们不去引导,别人就会误导。
红色点亮的不仅是意识形态阵地,更引燃了基层党建阵地。
“前段时间湘莲盛开,吸引了大批游客,有时一天有上百辆车。这些都是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带动了整个坳上村的巨变。”坳上村村支书沈亚东说。
坳上村位于崇阳铜钟乡东南角,共有186户685人,是一个移民村。过去,村里没有形成产业,村组干部涣散,村民纷纷外出务工,贫困率居全乡之首。
“变化的契机在于开展‘五务四场’高标准建设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打造成景点,将村庄打造为景区。”沈亚东说。
他盘算道: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强化党务、规范村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成了党员之家;设有满足村民需求的红白喜事置办堂、便民服务室、农村淘宝、卫生室,建有“四点半”学校,配套设置了兵乓球台桌、棋牌桌、图书室,成了村民之家;建有服务游客的药膳馆和民俗酒店,成了游客之家。
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在过去“五务”(强化党务、规范村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的基础上,还配套建设“四场”(小广场、晒粮场、大会场、运动场),目的是让老百姓有事来办事,没有事也可以来运动、娱乐,时时、处处、事事都能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
千人计划,打造红色引擎
走进通城县隽水镇柳峦村,河提护砌一新,道路干净畅通,村庄环境清新怡人。
“新一任书记年轻有为,带领村两委班子彻底改变了村里脏乱差的现象。”柳峦村村民徐大泫说。
柳峦村是一个城郊村,全村有39个村民小组、4781人,加上村党支部书记吴杰,总共5名村干部。
吴杰出生于1990年,他是通过实施“千人计划”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近年来,该村共计投入50多万元,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整治,通过实施购买“四员”服务助力精准脱贫,全村环境焕然一新,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只要本着一颗为群众服务的初心,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吴杰说。
同样带着一颗为民初心的,还有90后全国人大代表、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程桔。
程桔大学毕业后在广州阿里巴巴国际站工作,看到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2014年毅然回乡参加村“两委”选举,并高票当选,以24岁的年纪成为咸宁市最年轻的村支书。
经过短短几年发展,大市村在程桔的带领下,做策划、争资金、跑项目,修路架桥、加固河堤、建设茶园、引进光伏发电基地。2016年底,全村35户贫困户、106人全部脱贫摘帽,成为咸宁市首批精准扶贫出列村之一。
2018年,我市聚焦村级干部年龄老化、能力弱化、思想僵化等问题,谋划实施了“村(社区)干部培养选聘千人计划”。决定从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选聘1000人到村(社区)工作,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居)委会主任助理。
“我们坚持市级统筹、县级把关、乡镇实施,把竞争性选拔的自主权放在乡镇一级,每个岗位的选拔方式由乡镇(街道)党委决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张志才介绍,我市对选聘人员实行“传帮带”制度,在精准扶贫、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帮助他们尽快成长。同时,鼓励支持“千人计划”人选参加村(社区)“两委”换届,去年换届已有381名“千人计划”人选当选村(社区)“两委”,其中21人被选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我市还加强乡土人才培养力度,依托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共招录培养“一村多名大学生”1104名,2019年贫困村“一村多名大学生”学员覆盖率达到70%。依托湖北科技学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2018年首批招录193人,2019年计划招录300人。
如今,由组织部门选拔培养的各类人才,正活跃在广大农村一线,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红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