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9日 星期
我市推行医用耗材零加成
市民以后看病更便宜了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通讯员 上官征

  今年5月份,中央深改委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治理高值医用耗材的改革方案》,要求推动形成高值医用耗材质量可靠、流通快捷、价格合理、使用规范的治理格局。

  我市如何理顺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医用耗材价格下降?实现节约医保费用开支和降低群众医疗负担这一双赢目标?近日,记者带着问题来到了咸宁市医疗保障局寻求答案。

  鼓励申报企业价格自降,切实让利于民

  “职能划转以前,我市医用耗材在线交易管理系统由第三方招投标公司建设运营,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均通过网上系统阳光交易。”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交易过程中,第三方招投标公司对平台上每笔发生交易收取0.9%“中标服务费”、对每个新增补品规收取200元新增备案费、对每家入库配送企业收取1000元配送备案费。

  据统计,2017年以来仅“中标服务费”一项就收取费用达776.46万元。企业年均需承担相关费用300余万元。

  今年7月1日,市医疗保障局完成职能交接后,立即向社会公告停止市级耗材平台所有收费,简化不必要的工作流程,运用成熟的网络交易模式,将原代理机构承担的大量维护工作交由自身工作人员完成。这一举措,不仅一下子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同时还保证挂网透明采购模式不变、医疗市场供应稳定有序。

  另外,针对改革期间全市医用耗材新增备案长时间停滞和部分医院新购设备因耗材无法采购闲置等实际问题,市医保局启动全市医用耗材新增备案工作。

  “在新增申报过程中,明确告知申报企业平台备案、运营不收取任何费用,要求申报企业将原来缴纳的各项费用折减到产品价格上,让利于民,鼓励新申报产品在湖北省医用耗材省市联动交易平台中标价格上自行降价10%。”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本次新增申报的732个品规产品,在湖北省医用耗材省市联动交易平台中标价格上主动降价的达到592个,平均降幅8.68%。

  充分运用大数据比对议价,推进备案价格下降

  面对我市医用耗材市场总量小,在价格谈判话语权分量不够的客观现状,市医疗保障局主动联合上市企业北京泰茂股份公司,对全国所有已公示的医用耗材中标价格进行采集整理,汇总了全国1000多个地市级及以上招标采购项目和30余万条医用耗材中标产品价格信息,形成大数据服务系统。

  并按照同厂家同注册证同规格原则,将申报产品企业最低报价逐一与北京泰茂公司大数据系统进行价格比对,获取本次所有新增备案耗材的全国最低中标价,并以此为依据同企业进行谈判议价,促使中标价格明显下降。

  以此次申报的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试剂盒为例,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检测手段,企业申报最低价为4500元/盒,经大数据系统比价,发现该产品在2018年广东省佛山市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集中采购中标价仅2267元,经多轮谈判,该产品最后以系统内全国最低价2267元/盒的价格录入咸宁市医用耗材在线交易平台,降幅达49.62%。

  效果同样明显的还有安徽一家公司生产的β2-微球蛋白测定试剂,企业申报价格为10886.4元/盒,经过大数据系统比价,发现该产品在2018年安徽省临床检验试剂挂网目录动态调整后相关产品目录及限价(第一批)中显示中标价格为4455元/盒,经多轮谈判,该产品在我市最终确认价格为4455元/盒,降幅高达59.08%。

  截至目前,咸宁市新增备案耗材价格谈判已全面完成,通过全国大数据比对,最终成交价格在企业自降价格基础上再降17.81%,较湖北省医用耗材省市联动交易平台中标价格累计平均降幅达26.49%,最高降幅达到92%,且89个品规产品价格低于全国最低水平。

  激发医疗机构降价主动,建成价格联动机制

  据了解,机构改革前,物价部门管价格,卫计部门管招采和使用,医保部门负责买单。改革完成后,我市医疗保障部门将医药价格、招标采购及医保支付标准进行统合,在医保控费、降低群众医疗负担上发挥更大作用。再加上今年推进医用耗材零加成政策实施,在降低医用耗材价格上医疗保障部门与医疗机构形成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激发了医疗机构降价主动性,形成联合发力、齐抓共治的良好局面。

  以咸宁市中心医院为例,2019年市本级医保总额预付费用为4909.32万,超出部分由医保支付七成,医院承担三成,医用耗材价格高低并不影响医院收入,反而医疗机构必须不断压缩医用耗材价格成本,才能将医疗总费用开支控制在合理区间,达到最佳运营模式。

  基于上述情况,市医保局在本次医用耗材新增备案中将原来各医疗机构医用耗材“二次议价”工作前置,由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完成前期压价议价、准入谈判后,将拟采购医用耗材品规、价格信息报医保部门备案并作为价格谈判依据。同时,完善全市耗材价格透明调节机制,全面掌握医用耗材在全市各医疗机构实际谈判交易价格,秉承同品规产品就大不就小、就低不就高原则,实时调整平台限定价格,形成区域内价格联动,最低价实时更新的运行机制。

  探索建立价格调整长效机制,筑牢价格洼地

  为进一步巩固大面积降价的普惠性成果,切实降低人民群众医疗负担,市医保局在732个新增品规普降26.49%的经验积累基础上,由点及面,对市级耗材平台库内59317个品规旧有中标产品出实招,达到降价目的。

  逐步完善“二次议价”机制,全面摸清在售医用耗材“二次议价”后实际交易价格,对低于中标价销售的产品一律按实际交易价格重新核定中标价。

  进一步推广大数据比价成效,以现有交易量由高到低为序,对在售医用耗材分批次开展全国最低价比价工作,并以谈判方式重新核价,让我市价格处于较低水平。

  引入负面清单制度,将供应保障不及时不到位、价格严重虚高且不降价、被查实存在线下交易的医用耗材供应企业列入负面清单,根据违规程度暂停其准入资格,确保耗材供应平价有序。

  对标先进带量集采,尝试组建医用耗材区域采购联盟,学习浙江、安徽等地先进经验,以增加采购总量的方式集中招采,以量换价,对价格普降后的“硬骨头”进行价格上的攻坚和突破。

  让医用耗材价格回归价值的本源,咸宁市医疗保障局正在持续努力。

2019年10月9日 星期

第07版:健康咸宁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