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2004年夏天,卷烟厂政策性关停,深深震动了咸宁。但换个角度看,这正是摆脱传统产业路径依赖,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启二次创业的良机。
“深化改革创新,加速转型升级,推动咸宁实现高质量发展。”等观念在一轮轮思想大解放的讨论声中达成共识。
咸宁卷烟厂关停的当年,香港华润集团投资的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在赤壁投产。次年,红牛饮料基地落户咸宁,并带动奥瑞金制罐等企业相继落户。它们日后都迅速成长为十大纳税企业。
统计数据显示:建市之初,咸宁没有一家过10亿元产值的企业,如今迈过10亿元门槛的企业增至10多家。
如今,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底力,咸宁一个个项目让人眼亮——
我市激光芯片产业曾是空白。前年,到咸宁落户的湖北航星光电公司引进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团队,生产中高端半导体激光芯片,产品广泛运用于光通信、医疗、国防工业,打破国外企业在此领域的垄断,让中国芯刻上咸宁造。
南玻光电在国内研发出0.2毫米厚的超薄电子玻璃,远低于市场上的0.5毫米厚的电子玻璃,最新技术成果落户咸宁基地,将与日本旭硝子、美国康宁等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技。
立邦涂料(湖北)有限公司打造国内涂料智能样板工厂,引入全球最先进的乳胶漆自动化生产系统,可实现投料零误差,仓顶除尘系统排放达到欧盟标准。
在森工产业龙头企业巨宁公司,一车车重组竹装车后,陆续发往欧洲。公司副总经理章冰说,巨宁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先后推出重组竹庭院、阳台、卫浴定制产品,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如今,产品畅销德国、英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
人才支撑动能转换
去年5月23日,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清华大学副教授伍晖博士获得市政府资助的500万元支票,这是建市以来对个人创新创业的最大一笔资金扶持。
伍晖率团队研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纳米纤维材料,在全国寻找成果转化基地。因为同事在咸宁挂职,他抱着试试的想法来看看。没想到市委人才办、高新区多次登门拜访,不仅支持创业资金,还提供独栋办公楼免租金3年。
如今,伍晖创办的咸宁优维公司生产的雾霾过滤纱窗已上市,另有两款纤维材料即将量产。他说,纳米材料是最前沿科学之一,目前全球市场超过千亿美元。
吸引人才,关键在于形成发现和培育人才的机制。我市出台《关于实施“南鄂英才计划”的若干意见》,通过资金扶持、融资支持、场地供给、住房保障等系列措施筑巢引凤,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和技能人才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作用。
智能机电产业是咸宁的支柱产业之一,拥有约200家企业,但普遍规模小、科研投入不足、研发能力不强。2015年5月,咸宁智能机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湖北科技学院科研团队与众多机电企业结为盟友,打造首个产业创新“朋友圈”。
前年,咸宁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晋级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目前,联盟已帮助二三十家企业成功研发新技术。
毕业于四川大学的广东小伙邱洪锋原在上海志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工作。2016年,企业搬至咸安区。由沿海转至内地,他的心理落差显而易见。但到咸宁后,小邱颇感意外:工薪保持原有水准、政府提供公租房、厂区一日三餐免费、文化娱乐设施齐全,而且咸宁的房价和自然环境更宜居。
最终,小邱选择在咸宁安家。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团队研发出国内最先进的自动车轮装配线,代替人工装配。50米长的生产线,12秒可装好一个轮胎,且同时进行动平衡、四轮定位等一体化检测,让车子跑得又快又稳。如今,不断改进的装配线卖到了大众、本田、神龙等知名车企,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