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4日 星期
崇阳:村美民富产业兴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 特约记者 胡向辉

  山村来了“追梦人”

  “种植黄精株距30厘米,行距15厘米,芽头要朝上……”5月13日,崇阳县石城镇长坪村中药材基地上,80后小伙熊银德正在给村民们进行技术指导。

  熊银德今年35岁,港口乡油榨村人。大学毕业后,他原本经营着一个家具店,可2012年突然转行种中药材。

  “老总不当,回村里盘泥巴?”熊银德的做法让很多人不解。但他的态度十分坚决。

  他先到青山镇租了一块地试种。300亩地,投资20多万元,可惜第一年颗粒无收。第二年,换个地方种,一场病害一场雪,又亏损20多万元。他没有轻言放弃,而是总结经验从头再来。2015年,他和伙伴们又来到铜钟乡,成立湖北领康中药材有限公司,因地制宜进行试种。几经起伏,终于成功。

  经过几年打拼,如今,熊银德的基地已遍布崇阳各个乡镇,面积达2万余亩。通过“公司 +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他带领着乡亲们靠劳动致富。

  近年来,崇阳出现了很多像熊银德这样的“追梦人”,他们放弃城里安逸的生活,胸怀满腔的热血,回到乡村故土。

  据统计,崇阳先后有560名市民下乡发展新型业态、200余名崇阳籍能人回乡参与建设、70多家企业(集团)拟投资120多亿元开发山水资源。

  他们给山村带去了青春活力,带去了人气财气,更提振了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山村出现“蓝领族”

  5月10日清晨,崇阳县高枧乡,一群农村妇女挎着小包,结伴穿过集镇,走向附近的扶贫工厂,开启了一天的上班时间。从今年3月起,一批“蓝领族”在该乡悄然崛起。

  高枧乡曾是崇阳县最边远的一个乡镇,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女性只能赋闲在家。为扩大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去年8月,该乡创新方式方法,筹资120万元建设高枧乡扶贫工厂,引进湖北崇高科工有限公司标准化生产加工流水线3条,主要从事汽车坐垫套等布、皮制品生产加工。工厂于今年3月份开始运营,可提供就业岗位100个,目前已经吸纳全乡6个村适龄劳动力37人务工,其中贫困人口32人。

  记者走进车间,只见电动缝纫机响个不停,40余名女“蓝领”分工有序,随着剪裁、压线、缝制等一系列工序后,一个个PVC汽车头枕雏形出现。

  “周一至周五每天上班8小时,周六日休息。在家门口务工,不仅能照顾一家老小,还能照顾好田间地头。”51岁的贫困户王珍云笑着说,此前,村里的“老娘们”无事可做,每天在家搓麻将。如今,她们每个月能挣到2000多元,成了“工薪一族”。

  据统计,在崇阳全县,扶贫工厂或扶贫车间共有40多个,带动就业近6000人。

  这些小村庄的“蓝领”军团,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还有效地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山村有了“新颜值”

  古色古香的店铺、原汁原味的民居、头戴草帽的农人……车子行驶在幕阜山旅游公路上,如果不是旁人提醒,根本无法想象,眼前的这条正在打造的繁华古街,竟是曾经有名的穷乡僻壤——高枧乡。

  “有女莫嫁高枧郎”,这是老一辈崇阳人流传的顺口溜,也凸显了高枧乡的窘境。

  很多人以为贫穷落后会是高枧乡永恒的旋律,但不期然间,变化悄然而至。

  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开通,高枧乡成功融入崇阳“1+ 5半小时”交通圈,村民们进城时间缩短至30分钟,该乡也成为咸宁市幕阜山绿色产业带上的重点乡镇。

  今年,该乡“巧”借乡村振兴东风,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投资1500余万元将集镇街道打造成集文化展示、旅游、室外景观、购物、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商业文化古街。项目于2019年2月份开始施工,目前人行道及污水管网建设已完工,正在进行立面仿古刷漆、美化和亮化阶段,预计5月底完工。

  绿色是崇阳最大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该县坚持把田园当花园来规划、把农村当景区建设,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面激活农村的发展潜力。

  乡村旅游的天地越来越宽,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走进崇阳兴业安家、感受乡村魅力。据统计,去年全县游客达428万人次。

  下一步,该县计划用三年时间,每年整合资金3亿元,重点打造10个精品村、20个示范村,建设全市乡村振兴先行区,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崇阳样板”。

2019年6月4日 星期

第02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奋力谱写新时代咸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