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多包点,中午客人比较多,这点坨不够”“对,还要包一点,万一晚上又突然来了客人”……5日上午,在通山县杨芳林乡杨芳林村新天地农庄,黄冬宏与家人一起围坐在桌旁,制作着一个个包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通山包坨又被称之为薯粉坨,是通山县的传统特色美食,已有数百年历史。它是将红薯进行研磨、过滤、沉淀成薯粉,再挑出精粉做成包坨皮,以各种蔬菜、肉类为馅,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十分喜爱,在通山人心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63岁的黄冬宏与包坨打了一辈子交道。“过去包坨可是没有卖的。”黄冬宏说,过去红薯品种不行,产量低,农民连吃饱都成问题,再加上当时基本上没有肉,包坨便成了只有在过年或接待贵客时才能吃的“奢侈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通山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当地农民的生活在悄然改变。在这变化之中,包坨也由当初的“奢侈品”变成了“常用品”、“致富品”。
“现在天天可以吃包坨。”黄冬宏说,从接待贵客到随处可见的美味小吃,再到名声远扬的特色美食,包坨改变很大。
不仅包坨自身地位发生了变化,同时,它也改变了黄冬宏的生活。黄冬宏卖包坨已经有20多年,早些年都在县城里卖,随着通山发展越来越好,包坨名气越来越大,慕名前来品尝的人越来越多,在家门口就能卖包坨赚钱了。
如今,依托着包坨的名气,黄冬宏每年能收入十几万元,这是她从来也不敢想的事。
包坨除了地位发生改变,在原材料的制作上也有了变化。
红薯粉是制作包坨最基本的材料。过去,红薯粉的制作过程是最麻烦的,首先要将红薯清洗干净,倒入一个石缽中,用石杵不停地捣碎,再用纱布进行过滤,沉淀晒干,才能得到红薯粉,整个过程全靠人工完成,费时又费力。
“过去将300斤红薯制成粉最少要三四天,现在一上午就能打个几千斤红薯。”在杨芳林乡遂庄村,郑远芳指着家中的自动分离打粉机说,现在用机器制作红薯粉不仅效率提高了,还节省了不少人力。
随着通山经济的稳步提升,村民生活条件逐步上升,温饱早已不是问题。在政府的帮助下,引进了鄂薯6号、龙薯9号等一批优质红薯品种,红薯产量大大提升。同时,一批批新的红薯粉制作机器不断问世,减少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红薯粉品质,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善。
“现在来我这里打薯粉的人越来越多,每年光靠打薯粉就能赚一万多元。”郑远芳开心地说。
红薯是通山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全县红薯总面积扩大到7.5万亩,亩产达到1750公斤,总产量13.1万吨。去年,该县还投资了621万元,建设了万亩优质红薯产业基地 ,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83户,增加贫困户纯收入232.2万元,让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如今,不仅红薯粉告别了传统的手工生产,包坨也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给农民带来不少福利。
在通山县九宫乡人特色食品有限公司,只见一个个饱满圆润的包坨从机器中“滚”出,数名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分装。
“在这里工作,不仅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大路乡吴田村13组的朱冉冉说,她过去是一个家庭主妇,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感觉生活毫无色彩,到包坨厂工作后,公司给她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让她眼界变得开阔、想法变得丰富,感觉生活充满了激情与希望。
据介绍,在该公司像朱冉冉一样的“家庭主妇”还有20多个。
“现在只希望通山包坨的美名越传越广,吸引更多的人,带动通山的经济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黄冬宏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