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要求,要“发扬‘短实新’文风,坚决压缩篇幅,防止穿靴戴帽、冗长空洞,中央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页,地方和部门也要按此从严掌握”。
如何落实这一要求,切实改进文风?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做真抓实干的表率。“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观备者观野。”领导干部作风怎么样,在文风上可见一斑。有的领导干部语言质朴清新,行文自信笃定,讲话胸有成竹,背后必定少不了深入学习、深刻实践、从严要求和以身作则;有的领导干部讲话报告习惯照本宣科、千篇一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折射出学风不浓、思想麻痹、行为懒惰和庸政怠政问题。公文写作穿靴戴帽、冗长空洞,报告讲稿假手于人、不求精致,讲话演讲有口无心、华而不实必然会产生八股文风,最终贻误工作,贻害无穷。毛泽东同志曾告诫领导干部要自己动手写报告、写决议,“不要秘书代劳”。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文风作风,在公文写作上身体力行,亲自执笔,做到深入实践、做好调研、真抓实干、亲力亲为,讲真话、讲短话、开短会、发短文,既不夸大成绩,也不文过饰非,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同时,注重锤炼党性修养,强化理论学习,常补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如此才能做到胸中有物、下笔从容、情真意切、引起共鸣。
文艺新闻战线要先行先改,做求真务实的先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新闻战线作为宣传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肩负着立心铸魂的使命,在改进文风、发扬新风上要勇立潮头、敢做先锋。广大文艺新闻工作者在弘扬良好文风上要多一些实实在在的“料子”,少一点“假大空”的形式。既要做到深入社会实践,充分挖掘第一手资料,为文艺创作注入源源活水,也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文风学风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敢于较真碰硬,做到去伪求真、去粗取精,拆花架子、去伪命题,取得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社会效果。要把握时代思想脉搏,聆听群众之声,走进实践深处,讲好中国故事,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出有思想、有温度的作品,做有品质、有灵魂的创作,坚决祛除形式主义文风之“诟病”,牢牢守住求真务实思想之高地,以优秀的文艺作品贴近大众、引领思想、服务社会、奉献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过眼烟云。”
要大兴调研之风,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文章写作、公务文稿不是花瓶摆设,其目的是要发挥实际效用,解决实际问题。而一切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政策措施,都应该也必须从调查研究所得,从群众实践中来。习近平同志曾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蕴藏着丰富哲理和智慧,是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源头和根本。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扎实开展调研活动,杜绝“经典调研路线”,不搞走秀式和层层陪同式调研,亲自下基层“望闻问切”、真心实意体察民情聆听民声,从民声中汲取智慧养分、从民意中检验工作实效,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调查研究中清除文风中的形式主义之弊、官僚主义之害。
不治芥藓之疾,必致质量之患。文风问题无小事,要把切实改进文风作为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良好文风推动作风改进,带动党风民风,形成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良好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