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 星期
路过大竹村
倪霞(通山)

  那条路,连着我送父母回阳新老家的方向。那是2017年春天,送回老家做房子的父母时路过大竹村,与之惊艳相遇。起先,并不知道她叫大竹。只是那山那水那房屋,突然闯入眼帘带给我的惊叹。

  车子跑在刷黑配着黄色图标树木林立的公路上,已然十分惬意了,加之两边的山峦绵延起伏,一幅流动的画紧紧相随,令人诗心荡漾。突兀间,远处有湖泊出现,水天一色,波光潋滟,映着真实的山峰和虚在水里的山影,使画面更真实宽阔。与两边水域相对的两座雄伟奇峰,有一桥架起如虹,两峰身后各自以大山牵着小山之势相连,像极了一位母亲和父亲带着的孩子。田畈间金色油菜花如毯一样铺在大地上……正思忖如此美景是何方!随着车子的前行,一栋栋画了各色壁画的房子和农舍,或在山凹,或在路旁,或蹲于湖水边,与四周的山水相生和谐,融为一体,如诗如画。我再也忍不住叫停了车子:“我要下车看看!”到底是何方桃源?如此美丽又安静于天空下,让人流连不愿归去。

  73岁的老母亲,一向记忆惊人,她看着这似曾相识的山水说,这里应该是慈口一个叫大竹的村子,因为前方就是庙岭了,只是变化大得让人都不敢相认了。母亲又说,70年代每次从黄沙回老家要路过这里,那时的这里穷得叮当响,甚至方圆百里传着“有女不嫁大竹村”的说法。现在怎么就变得这样好看了呢?你看这路修得多好,这山水这房屋,分明不是当年样了。母亲一边说一边再次感叹:变了,变得再也找不到从前的样子了,真好看。听着母亲的感叹,随手拍了几张图片,心里赞叹着离去。这两年,一次次接送父母,一次次路过大竹,一次次用心与之交会,一次次在心里发问,此处特色小村,到底如何打造而成,才有了前世与今生的变化呢?

  机缘巧合,当我再一次真正地刻意走进大竹村时,那是2018年秋天,经县委宣传部穿针引线,县作协在大竹村挂上了“通山县作家协会创作基地”的牌子。这时候,我才深入了解,母亲的记忆没错,这里确实叫大竹。今非昔比的大竹,是咸宁市纪委驻点扶贫村。此刻的我如梦初醒,原来,大竹的这幅自然山水画,是精准扶贫的惠风催开的一朵大竹之花。

  慈口乡是有名的库区,大竹更是水尾之汊的一个村。隔山融水,贫困闭塞,多年来靠国家补贴过生活。随着改革开放,不愿讨生活的年轻人开始外出谋生,这里,一度又成为老人和留守孩子的孤独村。前几年,市纪委派出以庞炜为队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队,深入住进了大竹村,他们以特殊村民的身份,干起了不特殊的扶贫工作,住在村里生活在村里,他们把大竹当着党指派的一个特殊的家,用心用情用行动融入当地群众的生活。

  几年来,庞炜带着他的队员一起,走村入户。走在河汊之间,走在山峦田埂之上,让一草一木也熟悉了扶贫队的气息,走进大竹村村民的心坎里,温暖着这里的民风。他们请来画家把路边村民房子的外墙,画上了特色各异的壁画,使这个村融入了现代文化元素。他们扶贫帮志,扶老爱幼,扶残帮孤,不仅从物质上提升大竹村,在精神上也输进了帮扶的力度。两届钓鱼比赛,让大竹声名远播,吸引各地钓友和摄影爱好者,以及自驾游和驴友一拨又一拨地涌进如画大竹。有山有水有文化特色,是扶贫队在扶贫路上不停灌输和要做到实处的行动,也是古老大竹所需要的,打造“美丽宜居的水乡”大竹,正一步步变画图于现实中。

  那些大山牵小山的山峰,一如父母牵着回家的游子,特别是2018年冬,一则“通山籍军官徐良才接任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司令员”的消息在网上公布时,简介上的“徐良才、湖北通山县慈口乡大竹村庙岭人”,一时间,大竹和通山都沸腾了,微信朋友圈一次次被刷屏,大竹里走出的大山之子果然不一样。大竹,从此走进更多不同人的视野。

  如果说,现在的大竹是一朵花,那这朵花是精准扶贫的惠风,和驻村扶贫干部以及村民们共同努力下,在保护好自然山水的同时,精心培育的一朵奇异的山水之花、美丽富裕之花。如果,你走过或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看一看大竹如深闺秀女样的风姿!

2019年3月27日 星期

第08版:文学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