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6日 星期
人民政协推进网络议政和远程协商问题研究
郑光勇

  核心提要:人民政协紧跟人类迈入网络社会的潮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探索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实践在探索中不断拓展和深化。与人民政协传统协商议政方式相比,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因其具有成本低、投入小、参与广、影响大、效果好等特点,因而是实现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推动协商议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人民政协大力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重大现实意义

  人民政协的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各界委员和有关方面人士以及其他相关各方,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异地共同实时开展协商议政活动,以汇集民意、化解分歧、达成共识、影响公共决策、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引导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一种新型协商民主形式。

  人民政协积极推进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其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全社会有序政治参与乃至政治文化构建的深远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日益显示出来。人民政协大力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有利于激发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有效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传播协商民主的成熟的机制性做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降低民主政治的门槛和成本,促进协商民主向社会辐射、向基层延伸;有利于实现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有利于扩大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国际影响,为人类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人民政协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实践回顾总结

  人民政协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在探索中起步。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各级政协组织纷纷建立网站,在网上发布政协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有关信息,通过电子邮箱征集委员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

  第二个阶段(本世纪初至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在创新中开拓。地方各级政协组织大胆进行履职方式创新,主动借助和运用互联网开始由内向外扩展履职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向社会广泛征集提案线索、社情民意信息乃至调研、协商课题。

  第三个阶段(中共十八大至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前),在发展中规范。各地政协在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过程中,既注重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也逐渐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上了议事日程,相继建立一些制度规范。

  第四个阶段(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以来),在突破中提升。这一阶段,由于全国政协对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地方政协通过建立覆盖几级政协组织的网络平台,积极推进人民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上下联动、内外互通、系统集成的一体化发展。

  三、人民政协大力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主要措施

  第一,强化思想认识,增进行动自觉。在全球网络信息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下,人民政协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与日俱新,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理念,主动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互联网开放、平等、民主、包容、个性化、去中心化的本质特征,对政协履职特别是协商民主有关制度、机制、程序等进行重新审视,推进政协履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积极搭建互联网履职平台,进一步拓展政协履职空间,积极推进委员履职的常态化便捷化;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网络群众工作,更好地发挥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画大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要善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有关重大问题、敏感问题、前瞻问题的定性定量研究论证,为政协履职提供可靠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政协建言献策、协商议政的可靠性和精准度,努力促进人民群众的意愿转化为党的正确主张和决策部署;要主动了解、掌握、分析网络民意,并与线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入了解民情,及时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为党政舆情汇集分析提供可靠有力的民意支撑;充分利用政协网站和委员履职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网络信息平台,更加主动、更加贴心、更加优质地为委员履职提供服务,努力提高议政建言的水平和质量。

  第二,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总体规划。人民政协的网络议政、远程协商,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确定其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认真制定好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推进的时间表、路线图。全国政协可研究建立覆盖全国政协系统的一体化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在线平台。各级地方政协也要相应加强系统谋划,深入研究、科学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对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政协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典型样板和实践经验,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方向性的思路、针对性的措施、可操作性强的办法,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加强研究论证,科学制定人民政协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指导意见、方案和规划,明确人民政协推进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要求、实施步骤、技术路径、方式方法和保障措施等。

  第三,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切实推进人民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制定完善网络建设、运行、管理、维护、更新等相关制度,保证协商议政网络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高水平管理、高质效维护并适时更新升级;要建立完善各界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便捷接入、持续参与制度,充分发挥广大政协委员在网络议政和远程协商中的主体作用、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个界别的联动作用、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的基础性作用;要建立完善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网络与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政务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制度,强化人民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服务党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功能;要建立完善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基层单位有序参与制度,让基层的声音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和关注;要建立完善成果报送及办理结果反馈、公开制度,以成果落实的正向激励,促进人民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良性发展和不断深化。

  第四,强化系统联动,实现互促共进。政协组织的内部系统,包括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和机关各工作机构、直属单位,政协的各参加单位、各个界别,特别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政协委员,要加强整合。通过全面整合政协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形成功能各异、分工明确、合作有序、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一个核心系统,努力增进内部系统的整体合力,产生1+1﹥2的正向效应。同时,还要实现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系统与政协门户网站、委员履职服务管理系统等全面对接。上下级政协组织之间要加强联系协调,实现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一盘棋”。要加强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系统与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党务、政务系统特别是党政舆情汇集分析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联通。要实现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系统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特别是有关重要智库的连接,争取获得协商议政的“外脑”支持。要推进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系统与整个互联网外网的链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注意吸收基层群众的智慧。

  第五,强化组织引导,激活委员活力。进一步研究、完善政协界别设置,努力优化委员队伍结构,使委员队伍既有广泛的代表性,又有较强的参政议政、协商建言能力,使委员真正能参政参在需要时、议政议在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优化人民政协各项履职活动的组织实施,让委员能更加方便、更加及时、更加有效地参与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工作。切实尊重委员的首创精神,依法保障委员的民主权利。加强委员培训学习,组织委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活动,特别是组织推动委员在视察考察、专题调研等履职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采取情况通报、专题辅导、专家讲座、印发资料等形式帮助委员知情明政,千方百计引导委员提升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加强与委员的联系,建立健全委员联络机构和制度。坚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政协界别和委员制度,充分发挥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界别组织和机关等联络服务委员的作用,及时了解掌握委员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尽力帮助委员排忧解难。加强委员履职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委员履职档案,督促委员认真做好“委员作业”、按期交上合格的履职“答卷”,试行委员向政协组织报告年度和届终履职情况。建立健全委员履职激励机制,政协组织要鼓励委员积极履职、创先争优,形成担当履职、尽责有为的良好氛围。

  第六,强化条件保障,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抓好平台建设的前期研究、规划、设计、论证,完善平台建设方案,保证平台先进适用。要引入高水平的平台设计、建设机构。建立必要的工作机构,配备急需的工作人员。加强工作条件保障,安排符合技术要求的机房、办公场所和远程协商会议室。从工作需要出发,可考虑为委员和相关工作人员配置智能手机等必要的现代化终端装备。同时,要配备维护管理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将政协远程协商议政平台建设、运行、管理、维护和设备更新等相关费用及时足额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委员所在单位要为委员参加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履职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作者单位:市政协)

2019年3月6日 星期

第07版:决策参考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