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1日 星期
高山枧水长 情义桃源香
——试看崇阳县高枧乡美丽乡村如何破茧成蝶
○郭正华

  当前,崇阳县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有遍地开花之势。高枧乡集山区、边区、老区于一身,如何通过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实现偏远之地的振兴,11月12日,县委、县政府在高枧召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大家通过看、听、议,进一步提升理念、明确思路、强化责任、夯实举措,起到了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探路的作用。特别是县委书记杭莺的讲话,有茅塞顿开之感悟。结合自身联系高枧的所见所闻所感,认为高枧美丽乡村要破茧成蝶,可紧扣“高山枧水,情义桃源”8个字来做文章。

  可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地域特征来概括。建设美丽乡村,要精准时代走向,增强文化内涵,彰显区域特色,才能产生持久魅力。高枧乡地处湖北与江西交界处的山区,地名有点特别,主要在于一个“枧”字。字从木,从见。“见”为“让人看到”,“木”指引水的木槽。“木”与“见”结合起来表示“露天的引水木槽”。“枧”也同“笕”,指引水的竹木管子。高枧地处深山,取水不便,以木或竹架“枧”引水灌溉和饮用,是一桩重要农事活动,这大概也是地名的由来。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中有两句诗——溪面只消横一枧,水从空里过如飞。“枧文化”是高枧的独特之处,自古以来,架“枧”引水是一道颇有特色的乡村景观。高枧乡还有高枧村、桃花村、义源村等村名,如果将这些地名串联起来,组成一名句话——高山枧水,情义桃源,是比较切合地域实际的语言表达,也是当地一个显著的文化特征。

  可作为一种令人神往的文化内涵来厚植。美丽乡村之所以让人喜爱,既在美轮美奂之景、安居乐业之宜,更在怦然心动之魂。乡村除了“外表美”外,还要有一种“内在美”。所谓“内在美”主要指文化内涵。没有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徒有其表,没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味同嚼蜡。“高山”是自然生态环境,“枧水”是一种农耕文明,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地方文化特色的折射。“情”和“义”,是中国农村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需继承和弘扬的美德。有情有义,十分符合湘鄂赣边区深山农民的憨厚、纯朴、善良的个性。“江西老表”的称呼延续至今,就是情感跨越万水千山和岁月长河的印证。敬仰革命先烈也是情义的重要体现。桃花年年姹紫嫣红,主要夺目的是那种粉红的颜色。高枧作为革命老区,曾流下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可将桃花和山上的杜鹃与革命故事结合起来,建设万里江山永不变色的“红色基地”。“桃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给人以无限想像和憧憬。“高山枧水,情义桃源”有画之感、诗之意和情之馨,构建的一种文化意境,蕴含着较强的生态观、正能量和感染力,既有景的嫣然,也有魂的铿锵,将会成为高枧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所在。

  可作为一座别具一格的标志景观来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都注重差异性。高枧与众不同,可集中体现在“高山枧水,情义桃源”这个8个字上。围绕这8个字,打造一种地域标志性的景观,以便在人们的视野和回忆中打下与众不同的烙印。可借鉴众多景区的人造瀑布的作法,选取一个地势有一定落差的地方,蓄水或提水后,架起一排“枧”,引水飞泻,打造“枧水瀑布”奇景,将“枧文化”形象展示出来。在周边栽种以桃树为主体的花木,配套果园和农庄,形成“瀑布+桃源+农庄”的山间田园风光。瀑布飞泻而下,在阳光照耀下还容易生成彩虹,产生梦幻之美。这种造景构想,实施简单,投入不大,见效较快,还有很强的感官冲击力。

  可作为一张引人入胜的宣传名片来推介。建设美丽乡村,是崇阳县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有助于发展乡村旅游。不管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是乡村旅游发展,都要有一种分享的理念和营销意识,提炼一句切合地方实际的推介语,将其做成一张宣传名片,打造成一个形象品牌,是十分重要的。“高山枧水,情义桃源”将生态美与人文美融为一体,将水的动态、花的阴柔、色的斑斓、声的轰然集为一景,特色鲜明,望文思义,意境深邃,遐想连篇。假若作为一种形象来装扮、来展示、来宣传,一定会给人一种不一样的品质和韵味,勾起人们前往的欲望。如果坚持将农村当景区来规划、将田园当花园来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配套农业特色产业和田园综合体,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那原生态浓郁的高枧一定会脱颖而出,誉满天下,游人如织,成为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珍珠链”上的又一颗明珠,成为全县乡村旅游的又一个引爆点。

  (作者系中共崇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

第09版:崇阳周刊-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