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本报以“约起来,周六一起去慈口帮老农摘桔”为题,邀约市民前往通山县慈口乡西垅村,以代采代销的方式捐献爱心,帮助两位年逾八旬的老人解决无力采摘柑桔外销的困难,开启了“以采代捐”的扶贫济困新模式。
由此,笔者不由想起,这与前些年曾流行一时的众筹扶贫模式,虽有相似之处,但却更能让贫困群众感受到温暖。
过去,众筹项目曾以订单的形式,吸引消费者在农特产品正式上市前,就参与到农产品的种植环节,在“瓜”还未成熟时就“许配”给相关消费者,但由于农特产品的生长得靠天时地利和科学种养,才能最终长成“瓜”交到消费者手中。一旦达不到消费者“认购”的期望,或与所付定金不等值,就会影响消费者继续认购的热情,导致订单无法在第二个种植周期延续,助贫也就断了“线”。
如今,这种“以采代捐”助力扶贫的方式,好就好在通过“看样购货”,让参与者有了实实在在的物质“诱惑”,既通过“以采代捐”领略了田园风光,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如愿以偿地购回了新鲜、无公害、真正物美价廉的农特产品,还解决了受资助群众因无劳力采收、无车辆运输,导致农产品销不出去的难题。
显然,这一多赢的好形式,比起以往单纯送物送钱的“输血式”扶贫,不仅能够保障贫困群众种植的农产品“年年产、年年有人购”,还能有效激发贫困户进一步发展生产的动力,剔除“等靠要”思想,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愿这种既能让贫困户受益,又能由衷表达对贫困群众关心帮助的“以采代捐”行动,越来越多。笔者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自发参与到“以采代捐”的队伍中来,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就一定能早日“摘帽”脱贫,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