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崇阳,依然绿树掩映。只见,街道两旁,树木苍翠;公园广场,景致优美;沿河景观带,如诗如画……放眼望去,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穿行于这座城市,犹如置身一座大花园。透过这生命的绿色、美丽的景致,看到的是崇阳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决心,看到的是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建生态家园的精美画卷。
2017年底,崇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那么,它给崇阳老百姓带来了什么?1月17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街头游园,让百姓推窗见景
当日早上9点,在金路小游园,记者见到正在打太极的市民陈先生和老伴。“自从家门口添了这个小游园,只要是晴天,我们就来晨练。”
金路小游园,处于老城区三桥桥头,原为县公路局办公楼,约2275平方米。为了给老城区百姓更多“绿色福利”, 2014年县委、县政府投资230万元,拆楼造绿,就地建设起一座供市民休闲娱乐的街头小游园。
虽是在草木萧条的季节,但仍可看到小游园里的植物旺盛地生长着。“以前想活动活动,要去很远的地方,晨练实在是‘奢望’。”回忆过去,陈先生不无感叹。近年来,陈先生的“奢望”变成了现实生活。
“这几年,崇阳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好处呢。”陈先生介绍,这些年来,崇阳城区公园、游园逐年增多,老百姓过上了“推窗见景”的生活。
大集公园是位于城北新区的一个综合性公园,融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于一体。在公园,抬头望去,远处是巍巍大集山,近处是假山凉亭,脚下是广场。广场上灯柱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四周花坛草坪,点缀包围。
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改变的是环境,带来的是百姓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县园林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崇阳县在公园建设上舍得投资和投入,公园建设有声有色,进入黄金期。2014年以来,该县共投资2.53亿元,新建公园、小游园、绿化广场、街头绿地共8处,扩建、改建各类绿地6处,新增公园绿地面积35公顷,城市居住环境更美更优。
绿色通道,让群众出行舒心
细心的市民发现,崇阳县“绿色通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特色。
县园林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称,该县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实际,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植物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大道。
迎宾大道是该县第一条高标准城市景观大道。该大道在景观带规划建设上,综合考虑季节的交替变化,以乡土树种桂花、香樟为主,配上雪松、栾树、榉树等树种,形成鄂南地区独有的植物景观。结合原有地形,依山就势,采取高减低填的方法,建造坡形小游园和景观,减少山体破坏和景致单一,体现了丘田城市的特色。
迎宾大道总投资1.4亿元,全长9.5公里,宽60米,南起杭瑞高速崇阳收费站,北至军警城。道路绿化带简约大气而又富于变化,与两旁的山峦、田野、城区环境和谐一体。
据介绍,崇阳县以出入口为“点”。在杭瑞入口、天路入口、崇赤入口等大的城市入口,种植乡土树种,融合崇阳“桂、竹、石”等特色园林元素,展示现代生态园林气息。
在迎宾大道、天城大道、隽北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以桂花为基调树和骨干树,满城飘香的“桂城”渐入佳境。不仅如此,选择樟树、苦槠、枫香等本地特色树种作为行道树,彰显崇阳特色。
该县本着建造更多“绿色通道”的理念,按照“条条道路是特色风景””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林荫道路。截止2015年底,建成区主次干道29条,全长59.48公里,其中林荫道路19条,全长40.04公里,林荫道路推广率达69%。
目前,该县实现人民出门即见绿,出行更舒心。
沿河景观,让居民休闲有地
家住隽水河畔的柳先生每天早晚都要去河边散步。看着络绎不绝的人们,他说,天城公园使群众得到了实惠,是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是崇阳人民观光休闲好去处。
天城公园是“一河两岸”景观工程的亮点,全长约9公里,西起崇阳二桥,东至浪口大桥,规划总面积约270公顷。整个公园规划为居住生活区、历史文化区、休憩旅游区、自然生态区四大区域。
该工程是崇阳“十二五”规划中集城市防洪、城市建设、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重点建设工程。
天城公园一经建成,市民便闻信而来,或闲步或远眺或亲近河水。清早,晨游、早练的人络绎不绝;晚上,唱歌、跳舞的人流如潮。
当日,记者在浪口温泉至天城公园这一段行走,只见远处是如黛青山,近处村舍田野。冬季时节,河水退去,河床露出水面,形成成片的沙洲和湿地。这一切,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着一种静谧安详之美。
沿着浪口大桥下游河堤前行,是一条由河堤岸改造而成的生态健身步道,全长 5.3 公里。两岸郁郁葱葱,防护林的植物种类众多,约50种。
据了解,在园林县城创建过程中,该县让城市园林与生态环境互补互促、相得益彰。正因为如此,以隽水河岸为主干的城市绿道,向市民呈现和分享着一段最美的田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