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才,其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中具有重要地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经典篇章均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课文。对于高中生,要想透彻理解苏轼的文章作品,必须要以科学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掌握合理的分析诗文策略,提高诗文分析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由人及文的方法,是准确理解和把握诗文的第一步
要准确理解一篇作品,就必须先了解作者,先解人,再解文。一般而言,理解人,要理解三个方面,一是作者所处的时代,二是作者的文化素养,三是作者的人生经历。
当然,由人及文的方式不是万能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无论遇到什么作品都是先作者简介,然后讲文本,最后说明文章写作背景。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其实是一种误读和滥用,长此以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毫无新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程式化运作,争取灵活运用。在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背景的缺乏导致文本解读的困难或歧义。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樯橹灰飞烟灭”一句,有的版本写成“强虏灰飞烟灭”,对于这两种说法好像都很有道理,但肯定的是当时苏轼只用了其中一种,那么到底哪种用法更符合苏轼的本意呢?这样就需要介绍一下作品的内容背景以及当时作者的写作状态,让学生能从作品内容本身和作者的写作情感角度,做出自己合理的判断。二是背景的介绍利于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例如《赤壁赋》,文中作者有喜有悲有旷,一时让人难以捉摸作者到底在向读者传达什么样的情感,这就需要加入适当的背景陈述,了解了苏轼当时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况,就不难理解他悲喜交加的情感。
二、由此及彼的方法,是增强诗文理解的重要方式
所谓由此及彼,是指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特别是古诗文时,不要仅仅局限于这篇文章本身,要把与这篇文章相关的其他诗文作为对照或补充材料,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其实每个人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都会不知不觉的或多或少的由一篇文章联想到另一篇文章。比如我们读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可能就会想起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能会想起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然,这种联想和读者的阅读积累和人生阅历有紧密联系,譬如读者没接触过曹操和杨慎的作品,也不会产生上述联想。其实这里面揭示出一个问题就是文本借鉴法可从内和从外两方面来运用,从内就是学生自身阅读文本而产生的联想,这种联想是不可控的,没有共性的,因人而异的;我们常常会将《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和《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比较教学,这其实是一种“从外”的运用,因为如果不是教师刻意引导,学生自身很难把两篇作品比较学习,相互借鉴,但这种运用是可以掌控的,只要正确引导和讲解,学生都会使用,并且效果也会比学生的自我联想好得多。
三、由象及意的方法,是提升诗文赏析水平的关键环节
“意象”一词,是中国文学特有的一个概念,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所谓意象,就是沾染成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融合。
苏轼尤为擅长以“梦”为意象进行创作,在他两千多首诗和356首词中,含“梦”字的有352首,尤其是涉梦词,占的比例更大。在这些涉梦词中,大部分是在黄州所作。根据龙榆生的《东坡乐府笺》,苏轼在黄州期间作词48首(包括元丰七年苏轼所作《西江月》),其中就有11首,占23.4%,即:《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满江红·忧喜相存》、《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降水痕收》、《满庭芳·三十三年》、《醉蓬莱·笑劳生一梦》、《十拍子·白酒新开九醖》、《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
苏轼涉梦作品中的梦一般分两类:一是真梦,即记梦之作;二是喻梦,即梦喻之作。元丰五年七月,苏轼和友人同游赤壁,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般认为,苏轼“人生如梦”有两层含义:一是古今如梦,二是浮生如梦。苏轼通过直接描写梦境或者以梦为喻体,把人世之事比作梦境,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相对于之前其他作家的涉梦诗词而言,苏轼的涉梦诗词无论在题材上还是表达情感上都有很大的革新。在宋代词坛上,晏几道是写涉梦词的第一人,众所周知的是他的《鹧鸪天》,词人以女子的口吻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然而,苏轼在涉梦词中是以自己的口吻写自己的事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借我之事抒我之情,主观意识增强。苏轼虽然写“梦”,也说“世事一场大梦”,但不沉溺于梦境,他能“梦中了了醉中醒”,在梦中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