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3日 星期
通山:开启山通水富绿色发展新征程

  大道通山,欣欣向荣。

  过去五年,是通山县县域经济全面提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全面改善、管党治党全面从严的五年。

  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克难奋进,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战胜了多次自然灾害,圆满完成了各项发展任务。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等十几项国家级荣誉;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湖北省最佳信用县等40余项省级荣誉。

  今年来,《人民日报》先后4次报道该县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湖北日报》等多家中央、省级重要媒体先后80余次报道通山。

  如今的通山,正开启山通水富、绿色发展新征程!

  未来五年,通山县将着力打造“一个核心区”,抢抓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示范区创建机遇,打造中部绿心核心区。擦亮“两张名片”,建成全国知名的山水旅游强县、绿色能源之都。实现“五个显着变化”:综合实力更强,发展质量更优,城乡环境更美,文明程度更高,党建基础更实。

  意识形态 构筑精神高地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近几年来,通山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为全面开启山通水富、绿色发展新征程,构筑起新的精神高地。

  高位谋划,目标明确,任务具体。通山县委常委会接连出台多个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文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石玉华为组长,县委班子全体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乡镇各单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全县各级党委均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述学报告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评议;每年向上级党委专题汇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少于2次,对本乡镇、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督查不少于1次;纪检部门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政治监督范围执纪;组织部门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明确将思想政治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县委宣传部牵头,协同组织、政法、统战、文化、教育、民宗、外事等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形势,研究政策措施,向党委提出工作建议。

  强化督导,规定动作堵“漏”,创新动作主“推”。县委书记带头讲党课,参学人员扩大到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先后邀请孙晓利、宋亚平、贾枭等多名专家来通山作意识形态工作讲座。该县还出台《通山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分层分类推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开展“诵读红色经典·畅谈远大理想”活动,编唱“人人要有好思想”童谣。县财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划拨专门经费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起点阅读”、“朝读经典”、“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各学校活动覆盖率达到100%。

  营造氛围,阵地布局合理,宣传不留死角。以“三个一”为龙头,发挥各教育基地宣传作用。“三个一”阵地,即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通山县烈士陵园,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通山县政府广场,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街——通羊镇洋都大道。目前已经形成了家家部门有阵地、有氛围,村村有文化广场宣传栏,条条主要路口有标语、有宣传牌的浓郁氛围。其中,闯王陵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放不到一年,前来接受教育的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就超过十万人。

  引领舆论,媒体报道有声势,舆情引导有措施。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和重点工作,深化正面宣传,加强舆论引导,为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仅今年以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聚焦通山,发稿20余篇,《湖北日报》每月刊发涉通山稿件都在15篇以上,特别是《人民日报》派专门记者蹲点通山一个月,连续刊发多篇稿件报道通山精准扶贫工作。

  碧水青山 绿色融入发展

  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咸宁市建设绿色产业增长极,支持幕阜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通山县是咸宁市绿色崛起先行区,担负着绿色发展先行先试的历史重任,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

  去年底,通山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将“山通水富,绿色发展”写在加快发展的旗帜上,并紧扣绿色崛起先行区发展定位,明确提出了加快打造“中部绿心核心区、全国知名山水旅游强县、绿色能源之都”奋斗目标,实施绿色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已经成为引领通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方向。

  在工业发展上舍“黑”创绿,推动高碳向低碳转型。近年来,结合地域特色,坚持大力引进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工业项目,致力发展能源工业、循环工业、生态工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由黑变绿、由重变轻、由粗变精,实现高碳工业向低碳工业转型。其中,水电板块,全县已建成水电站50座,年发电量18000万千瓦时。发挥产业发展基金、技改贴息资金杠杆作用,实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二次创业”工程,玉龙机械通过技术创新,先后获8个国家实用型专利并成功加盟星光农机,实现由小作坊向上市公司的跨越;绿色产业生机勃勃,循环经济实体初步形成了龙头引领,遍地开花的格局。

  在农业发展上“接二连三”,推动传统向现代迈进。坚持种养加共进。以楠竹、茶叶、油茶等“三大百亿产业”为主攻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种养加同推共进。目前,全县油茶林发展到25万亩,入列全省木本油料大县。楠竹面积达到44.8万亩,立竹总量6770万株,年产竹材650万支,居全省首位。坚持产代销融合。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试点县创建和全省首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试点示范县为契机,建成电商村级服务站104个,覆盖率达56%。

  在旅游服务上增点拓面,推动局部向全域覆盖。一是走全域旅游之路。依托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等国省县道,发挥九宫山、隐水洞等重点景区的带动作用,依山就水、原汁原味开发景区。成功打造4A级景区2个,国家级旅游品牌9个,景点158处,观光农业庄园165个,户外运动、山地自行车、帐篷露营、登山探险等旅游点23个,实现了两极多点、一线串珠。二是走智慧旅游之路。积极探索新型旅游营销模式,率先开通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微信平台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通旅游公共服务热线,开展智慧景区示范工程、智慧酒店示范工程、智能旅游购物示范点和智慧旅游示范县等创建。三是文旅融合之路。坚持把景区文化开发作为提升旅游品味的主手段,赋予历经千百年的山水交融形成的唱山歌、打山鼓、包包砣、吃汤水席等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新元素。

  与此同时,在环境保护上严防重治,推动由利用向修复转变。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严守环保红线、底线,不仅将一批不环保的投资项目拒之门外,而且关停规模小、污染大、能耗高的造纸、水泥、石英砂加工企业37家、煤矿和非煤矿山55家,依法关闭“五河五库”沿岸污染企业18家。大力实施“绿满通山”行动,全省县级率先实施飞播造林10.1万亩,近三年累计造林45万亩,居全省首位提前完成三年“绿满行动”和省级门户绿化任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4.7%。

  改革攻坚 激发内生动力

  近几年来,通山县一往无前抓改革,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在全国首创“助”字头系列金融产品,打造了全省首个股权交易市场县域板块,15家企业登陆武汉股权交易市场。争得了全国首个碳交易试点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全国“救急难”试点县3项国家级改革事项。库区移民避险解困、粮食企业产权制度、县域城乡垃圾统筹治理、社会养老服务等改革项目,安全生产体系建设、“五市场一管理” 等多项探索走在省市前列。创新“资源共享”、“群体帮扶”、“产业带动”三种精准扶贫模式和“挂靠帮带、租赁返聘”等10种产业扶贫模式,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探索深改模式,落实深改任务。去年,该县探索推广“政策驱动、龙头带动”等10种产业扶贫模式,全面实施“基础扶贫、兜底扶贫”等10大扶贫举措,认真落实“产业奖补、产业基金”等10项扶贫政策,圆满完成了8740户、2.5万人的脱贫任务。今年,该县探索推行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常规农业保险与抵御市场价格风险保险、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的“三双”扶贫模式,支持贫困户发展双产业、享受双保险、实现双脱贫。目前,全县有13677个贫困人口纳入“三双”扶贫范畴,可实现如期脱贫目标。

  与此同时,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九宫山、闯王文化园、富水湖、太平山、太阳山、大城山等景区项目建设,力促旅游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提升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关于稳定住房消费促进通山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对购买新房户每套给予2000-3000元的购房补贴,化解房地产库存房屋3228套、36.05万平方米。

  紧扣改革试点,推进深改项目。开展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在咸宁市率先在乡镇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并将救助权限下放至乡镇服务窗口,提高了救助效率。

  开展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电商大楼入驻会员企业40余家,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格局初步形成。

  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试点,解决了库区移民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生产生活困难。

  开展县域金融工程试点,已推动15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建成全省首个县级板块“通山板块”。通过政府增信的形式创新助保贷、助农贷、助商贷、助贫贷、助游贷、邮储扶贫贷7个金融创新产品,“助农贷”、“邮储扶贫贷”两个产品已在全省推广。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良贷款率长期控制在0.3%以内,通山县连续7年被授予湖北省“最佳信用县”。

  开展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为全县农业经济发展搭建生产服务、征信服务、金融服务链接平台,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组建涉农融资担保机构,创新银担、银保合作与风险共担机制,创新以信用贷款为主的金融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农业“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问题。去年11月份,省委农工部领导来通山调研指导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工作,对该县创新开展农村合作金融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

  从严治党 夯实执政之基

  通山县始终坚定不移地与中央、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理念,认真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搭平台、活载体,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去年以来,该县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支部主题党日”等学习教育活动,工作经验分别被凤凰网、湖北卫视等媒体报道,县民政局支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2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今年,进一步创新党员服务载体,开设“山通水富”微信公众号,开办“山通水富党旗红”手机党校,开展了“继承传家宝·传承好家风”、“三到”等系列主题活动,利用这些平台活动,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发布权威信息、展示党员风采、传递社会正能量,推动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在日常、做在平常,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县上下形成了讲政治拼定力、讲党性拼奉献、讲实干拼业绩、讲规矩拼作风的浓厚氛围,广大干群的精神面貌好、干事创业的劲头足,为精准脱贫、全面小康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政治保障。

  强基础、优服务,推进党建提升项目化、规范化。坚持以“项目化”的理念抓党建,以“整县推进、整乡提升”为抓手,重点推进三个方面建设,推动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一是推进基层阵地建设。整合相关部门项目资金,今年重点对12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其中新建9个,改建3个。二是推进服务能力建设。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主题,对205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举办“支书论坛”,让优秀党支部书记现身说法,增强村支书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担当意识。例如洪港镇西坑村支书朱必海,是村支部书记中的榜样,当了三十年的支书,他经常讲到“只有干不完的事业、没有选不上的支书”,去年西坑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全国美丽宜居村庄”两个国字号牌子,今年第一期“支书论坛”在洪港镇西坑村举办,他现场讲课,传授如何引领带动全村上下建设美丽新村的经历,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推进作风建设。加大对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创新推进了大数据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试点、村级权责清单制度改革2项改革试点工作,查处了一批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规范了村一级权利运行,这两项改革试点得到了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

  抓班子、带队伍,推进严实要求具体化、长效化。一是严标准,注重在一线选人。建立健全从基层一线遴选和培养干部的工作机制,结合县乡换届和干部履职尽责管理,注重提拔在实干中成长、实干中锻炼、实干中检验出来的干部,特别是在环境艰苦、矛盾复杂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考察和选拔干部。去年换届,4名在脱贫攻坚表现优异的党员干部,被推荐担任副县级领导职务。二是严监督,坚持用制度管人。制定出台干部监督管理、作风建设等系列规章制度,完善干部谈心谈话、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实行一级逼一级,一级督一级的压力倒逼机制,层层压实“两个责任”。三是严考核,始终凭实绩用人。今年,先后有49名表现优秀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有8名为官不为、不胜任岗位的干部被免职处理,在全县树立了重实干、凭实绩、看德才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干部的能力在实干中不断提升、民心在实干中不断凝聚。

  三抓一优 书写亮丽答卷

  省委书记蒋超良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支持咸宁、鄂州、随州、恩施建设成为特色产业增长极”、“支持幕阜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对通山加快绿色发展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今年来,该县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按照市委“三抓一优”的工作总基调,着力抓招商、优环境、扩投资,加快三次产业转型升级。

  以第一力度抓项目,发展引擎持续加力。强化招商引资 “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理念,一切围绕招商干,一切盯着项目转,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招商引资做到有邀必到、有求必应,县“四大家”领导轮番带队外出定向招商,县直、乡镇主职分头外出跟踪招商,抽调精干力量组建4支招商小分队驻外长期招商。

  元至9月,该县新签约项目117个,到位资金101.23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32个。旅游抢抓“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机遇,力促旅游业统筹发展、整体提升。特别是加强与鄂旅投公司合作,九宫山5A景区创建工作推进迅速,船埠综合游客集散中心、石龙沟旅游观光索道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投入运营,投资1.2亿元的闯王文化园已经竣工。该县还与南京紫荆山天文台合作,投资5100万元建设全球最大口径——直径1.2米的天文科普光学望远镜,打造铜鼓包星光公园,将着力把九宫山打造成星光度假小镇,争取早日实现九宫山5A创建目标。同时,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自筹7000多万元,全面取缔富水湖网箱、围汊养殖,同时全力推进富水湖旅游开发,力争把富水湖打造成为一湖碧水、万顷碧波、生态文明、旅游富民的绿色聚宝盆。

  以绿色理念抓产业,发展支撑持续壮实。坚持特色化、绿色化培育产业,壮大实体经济,夯实发展基础。

  工业力推低碳型。瞄准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方向,走低碳环保工业之路。中电电气燕厦光伏电站一期并网发电,玉龙机械、金鹰生物产销两旺,金鹰制药实现网络销售过亿。发挥技改资金作用,推动正祥竹业二期、易立科技、九宫松针酒等一批传统产业、资源型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累计完成技改投资7.1亿元。

  农业力推特色型。以创建国家三产融合试点县为抓手,申请世行贷款1000万美元,重点推进8大特色有机农业示范带建设,新发展孔雀、黑山猪等规模养殖基地46个,新发展娃娃鱼等特色水产养殖基地35处,扩展特色板块基地81个,建成千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50个。全省率先试点绿满荆楚飞播造林10.1万亩,实施富水湖岛屿绿化54座、1万亩,完成绿满造林23万亩,提前完成三年“绿满行动”和省级门户绿化任务。

  旅游服务业力推生态型。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九宫山5A景区创建,全面取缔富水水库养鱼网箱、围汊,赏花游、观光游、避暑游、乡村游、采摘游持续火爆。全县上半年实现接待游客34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3.8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3%、5.94%。

  精准扶贫 下好绣花功夫

  通山县始终把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不断创新扶贫模式、机制、路径,引领群众脱贫。去年,该县探索推广“政策驱动、龙头带动”等10种产业扶贫模式,全面实施“基础扶贫、兜底扶贫”等10大扶贫举措,认真落实“产业奖补、产业基金”等10项扶贫政策,圆满完成了8740户、2.5万人的脱贫任务。

  今年,该县在全面铺开“三十”模式的同时,创新扶贫举措,探索推行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常规农业保险与抵御市场价格风险保险、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的“三双”扶贫模式,支持贫困户发展双产业、享受双保险、实现双脱贫。目前,全县有13677个贫困人口纳入“三双”扶贫范畴,可实现如期脱贫目标。

  发展“双产业”,筑牢群众脱贫根基。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按照“一户一策、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企业带动”的思路,充分利用各地资源禀赋,带动贫困户发展油茶、香菇、小龙虾、乌骨山羊、黑山猪、孔雀等特色种养业和光伏发电、农村电商等新型扶贫主导产业,形成了政策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新格局。另一方面,因户施策发展辅助产业。引导贫困户发展1种以上辅助产业,让贫困户有两种以上产业来增加收入,来分担市场风险,来保障贫困户脱贫成效。目前,全县共有13273个贫困人口走上了“双产业”脱贫之路。

  推行“双保险”,降低贫困群众产业风险。一方面,推进常规农业保险全覆盖。对发展农业产业的贫困户,免费为其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做到全覆盖。另一方面,创新开发收入指数保险。针对常规农业保险都是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广、保额较低,不能保障贫困户有稳定增收渠道的现实问题。今年,在全国率先开发了“收入指数保险”(抵御市场价格风险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养殖风险进行保护,对因市场价格波动造成养殖户的收入损失风险进行承保。其中,今年整合扶贫资金157万元,以乡镇为单位免费为贫困户养殖的家畜购买收入指数保险,为全县3317户贫困户养殖的30456头(只)家畜进行了承保,达到全覆盖。“双保险”扶贫机制,使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零”风险。

  加快“双脱贫”,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一方面,加大教育扶贫以扶智。对贫困家庭的子女入学情况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建立贫困家庭学生数据库,根据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层次学生制定教育帮扶措施。同时,探索基地式集中教育帮扶的模式,在县育才寄宿学校建立教育精准扶贫帮扶基地,将103名义务教育阶段特困学生集中到该校就读。还在县职校设立了3个脱贫技术培训班,让贫困户免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让贫困户掌握一门以上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加大文化扶贫以扶志。引导文艺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宣传产业奖补政策、结对帮扶政策和脱贫致富典型事例,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等固贫思想,激励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同时,以乡镇为单位开展“脱贫先锋”评选活动,让“脱贫先锋”带着大红花上台介绍自己的创业历程,让台下贫困户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增强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

第04版:喜迎十九大 创造新业绩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