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9日 星期
丁母山:一座美丽的绿宝山
记者 朱亚平 通讯员 汪忠亮

  名片

  丁母山是国有赤壁市官塘驿林场下辖的四个营林分场之一,因三国吴将丁奉之母殉节于此而得名。

  该林场1962年建成,位于京广铁路中伙铺以北5.5公里处,北与神山镇交界,最高峰望江楼主峰海拔284.02米。

  林区多产楠竹,并有中药材及麂子、獐、兔、狐狸等野生动植物,现有竹林面积5918亩。

  赤壁市官塘驿镇林场下辖的营林分场之一丁母山,曾是一座荒茅山,如今不仅绿意盎然,还是一座能生金的宝山。

  近来听说了丁母山的一些“传奇故事”,心生好奇和向往。19日,虽天下大雨,记者依然如约来到了丁母山。穿行于被翠绿覆盖的山林中,不禁感慨:“这真是一座宝山。”

  1 绿色林木美了环境

  进入丁母山的通道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分立两排的梧桐树枝叶繁茂,树干粗壮,需一个成人才能抱得下。金黄色的树叶随风雨飘落,在空中舞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站在通道望远,只见丁母山浓荫盖野、绿叶荡漾,层层薄雾笼罩其中。据说,这雾常居在这山顶,是这山间的白色小精灵,灵动可爱,总让人忍不住驻足停留,“贪婪”地享受这负氧离子带来的惬意。

  步入丁母山林场,山路十八弯里,浓密的绿植在风中摩擦作响。一棵棵楠竹头戴沉甸甸的绿色冠帽,宁折不弯随风摇摆,仿佛一个个绿色卫士,忠诚地守护着自己的疆土。

  正在这里度假的武汉居民周先生打着伞正和爱人一起漫步林中。他介绍,近三年来,他每年都会带着家人来这里度假。“这里风景怡人,能给我们带来绿色清爽的好心情。”周先生说。

  “早在55年前,丁母山还是多方不想管、不愿管的不毛之地,兀石覆盖,难觅绿色。”丁母山林场场长田葵芳介绍,丁母山在1962年建场,当时正值全国三年自然灾害、经济异常困难的末期,8名工人和周边公社、大队、生产队负责人坐下来签订划山协议,丁母山才正式成为国营林场。

  55年后,这里青山绿水,林木苍翠,鸟鸣山涧……丁母山逐步拓展至6000余亩,林地则发展了300多个种类的林木,大片的果木、楠竹让这里成了一片绿的海洋。

  2 绿色科技强了筋骨

  在一片楠竹林地里,记者看到,大片的新竹包着笋衣长势喜人。林场科技特派员吴汉兵正在林间巡察,统计最新的楠竹长势数据。

  “根据楠竹长势数据,林场能制定更精细的管理方案,从而更好地进行科技研究。” 吴汉兵介绍,1963年,林场被移交到省林业厅经营管理,6年时间内,丁母山林业科研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毛竹造林被列为湖北林业科研重点项目。后来,林场陆续接收了几批武汉、蒲圻(现赤壁市)下放的知识青年。知识青年的到来,进一步增强了林场科技人才力量,林场管理能力、技术水平慢慢提升。

  5年前,林场在场区内专门拓展出了一块20亩的试验田,经过5年时间的不断试验和实践,林场里的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了竹腔施肥技术,大大增加了试验田里竹笋的出笋量和叶绿素量。这一项目还被省里成功申报。

  目前,丁母山在全场先期完成土地复垦、施肥等,建成高效笋竹两用林,充分利用场部周边良好的水肥条件,精心管护培育品高质优食用笋,以便提高楠竹雷竹笋竹两用林的经济价值,在全场率先走出了高效林业的第一步。

  经过近10年的辛勤耕作,丁母山楠竹逐步成林。

  “丁母山的变化真是太大了,真不敢想象这就是我们当时下放到蒲圻时的丁母山!”2013年9月丁母山分场新办公楼建成投入使用后,林场在丁母山举行了武汉、蒲圻知情下放丁母山林场50周年纪念活动,面对洁净清新、井然有序的分场场部,原武汉知青、湖北绿色大地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伍国光感慨地说。

  “科技推动进步,这既确保了林场内生态公益林的面积,又有效地保护了生态,还实现了楠竹间伐。”吴汉兵说。

  3 绿色产业富了村民

  秋季,正值蔬菜成熟期,丁母山的蔬菜基地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

  从赤壁城区驱车十公里来此采摘的居民张先生是第三次来到这里。他说,这里可以垂钓,还可以采摘,空气非常好,且远离城区吵杂,是周末的好去处。

  采摘游不断推动着丁母山农庄餐饮、休闲垂钓的发展。面对接踵而至的游人,基地负责人吴松柏笑得合不拢嘴。他说,以前村民们种菜,都是只供自己食用,现在连片发展成蔬菜产业了,他们也跟着富了起来。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逐步减少了对国有林场的经费投入,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林场众多职工的面前:林场守着绿色资源的金饭碗,却过着贫困的生活。

  如何在困境中求发展,破解转型难题?通过几轮赴外地考察学习,内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林场班子决定盘活资源,创新经营模式,利用丁母山山多林广、风景怡人的山水环境,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丁母山率先在绿色产业项目上作文章。2013年8月,丁母山注册成立了赤壁市林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林下养鸡鸭,林中育竹笋,林边兴大棚,林里种果园……“现在,林场下公司经营的有机农产品基地渐成规模,效益不断提高。蔬菜基地50余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蔬菜’品种达23类,年产优质时鲜无公害蔬菜10万斤,年创产值30余万元。”吴汉兵介绍说,现在基地正将蔬菜作为一种品牌进行打造,已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外地林场纷纷组团来丁母山参观学习全场“二次创业”经验。

  “丁母山正在依托有机蔬菜基地,逐步建成集鲜花观赏、古树名木品鉴、有机鲜果采摘、登山游洞探险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基地,变生态资源为收入财源。” 田葵芳介绍,林场正依托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和林科院所、农林院校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通过构建从生产、经营到销售的一条龙网络平台,逐步将笋竹产业、蔬菜产业、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从根本上实现林场绿色转型。

2017年9月29日 星期

第04版:绿色咸宁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