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8日 星期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
——走进省级绿色示范村东湖村
记者 马丽 通讯员 杨雪
陈红菊 摄

  名片:

  嘉鱼县渡普镇东湖村位于斧头湖畔,紧邻长江,靠近咸潘路,交通十分便利。该村风光秀丽,资源丰富。全村土地总面积4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00亩,水产养殖面积3000余亩,粮食播种面积6500亩,人均纯收入11848元。全村共有985户,3712口人。

  东湖村以创建“美丽、生态、宜居”村为目标,近年来,全村加强基础设施、产业转型、文化、卫生、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建设。去年,该村被评为湖北省绿色示范村。目前,该村正在申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15日,一走进省级绿色示范村嘉鱼县渡普镇东湖村,这首描写稻田美景的七言绝句就出现在脑中。现在虽已是秋天,但眼前景致,与诗中所写相差无几。只见稻田里,绿波荡漾,几只白鹭在绿波上盘旋、嬉闹,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绿色,我们要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永久底色。”村支书孙连春自豪地介绍,这几年,东湖村响应“绿满渡普”的号召,植绿种绿,爱绿护绿,让村子处处是绿,处处是景。村民的文明生活习惯和绿色致富理念都因此而增强了。当日,在孙连春的带领下,记者漫步乡间,感受了东湖村的魅力。

  1 一条臭水沟的消失

  来到东湖村一组,记者遇见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正在自家门前的花圃里除草。老人叫贺文美,是该村的前任村支书。见到记者,他笑着问:“看看这个花圃,美吧?去年以前,这里还是一条臭水沟呢。现在,臭水沟被花圃隐藏起来了。”

  贺文美介绍,这条水沟有3米宽。以前里面满是淤泥,还长满杂草,这样的水沟,村民们自己都不喜欢。同时,因水沟没有拦网,还存在村民、小孩掉进水沟的隐患。

  前几年,村里建设省级绿色示范村,贺文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将臭水沟清除干净后,在上面铺上水泥石板,再在石板上填土种花,这样臭水沟就隐形化了。

  这个想法得到了镇领导和村委会的同意,可一些村民却不愿意。因为在建花圃时,要将村民门前的道路硬化,他们担心到时候邻里之间界限不明晰,自己的土地受损。贺文美多次上门做工作,承诺绝不会出现他们担心的事情,反对的村民才同意施工。

  当下部是排水沟渠、上部栽花的创意花圃成型后,连当初持反对意见的村民都拍手称好。

  “一组的臭水沟变成漂亮花圃了,花草树木也种了好多,我们也要。”其他组的村民看到了一组的变化,找贺文美理论,指责他太偏心。

  于是,贺文美带着其他组的村民们一起修路、绿化。贺文美介绍,东湖村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对一组20多户门前进行了硬化和绿化,对二组进行了改造和绿化,将通村公路三洲公路近7公里路边进行绿化,投资15万元完成了村电力增容等。如今呈现在大家眼前的东湖村是宽敞笔直的通村公路、整洁干净的村容村貌。

  2 一个小广场的出现

  村子美了,村民的一些生活陋习就需要改正。二组村民李启生介绍,村民们最大的陋习就是乱扔垃圾。生活垃圾都习惯丢到沟渠里,或者屋前屋后。

  为此,村委会经常组织村民对沟渠进行清淤,将路两边杂草进行清除,使农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该村投资1.8万元配置了保洁车2辆,专职保洁员2名,每人负责一片,每天早上8点定时清理垃圾,保证垃圾一日一清,并运送至专门的垃圾填埋场。

  村里制定了《东湖村村规民约》,以此约束村民的不文明行为。按照村规民约,村里适时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平安家庭”创建等活动,以调动全体村民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高村民素质。

  村里定期组织村民义务进行卫生清扫、堆放物清整、垃圾清理等,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使村域环境卫生秩序得到彻底改观。如今,全村已评选出文明户363户,遵纪守法光荣户478户。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实现了“以点带面,共同进步”的目标,正确树立了群众的争创意识。“你瞧,我们村里,不管是哪里,看不到一点垃圾。”村支书孙连春说。

  村民文明生活习惯养成了,文化生活要求更高了。村民何建霞和李金辉成立了一支腰鼓队,有十多名村民参加。没事时她们就聚集在一起,在家门前的场地上打腰鼓。“打腰鼓声音大,一些村民嫌我们吵,有怨言。”

  何建霞说,去年,村里投资13万元,将原先破破烂烂的村部办公楼改造维修,还将门前的泥巴路硬化了,变成了小广场。现在,她们将小广场作为定点打腰鼓场地,再没有村民抱怨她们、驱赶她们了。

  3 一条致富链的形成

  在东湖村,有个小有名气的养殖基地——水蛭养殖基地,由3名90后小伙子创办。

  当天,记者来到这片基地时,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巡塘,观察水蛭生长情况。只见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吊箱中,漂满了水葫芦和浮萍。技术人员宗克利说,他们养殖的是宽体金钱蛭,不吸血,是水蛭中药用价值较高的品种。

  之所以选择在东湖村,是因为水蛭饲养对环境要求非常高,环境越好,成活率越高。东湖村生态环境好,有利于水蛭生长。

  宗克利介绍,他们先后到江苏、荆州等地考察学习养殖技术,去年下半年,投入100万元,在东湖村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建起了拥有800个吊箱的水蛭养殖基地。水蛭每年四五月育苗,九十月成熟,活体市场价每千克160元左右。到9月底10月初,他们养殖的第一批水蛭就将进入市场,迎来收获的季节。预计年产量达12000公斤,年收入160—180万元。

  目前,在东湖村有不少人像宗克利一样进行生态养殖的,村民们的收入也因此大幅提升。

  孙连春介绍,今年,村里正在申报新农村试点建设,东湖村将进一步加快打造“美丽、生态、宜居”村的步伐,依托优势自然环境,打造绿色生态、休闲旅游一体模式的美丽新农村。

  该村将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投资3000万元,发展稻田养虾2600亩,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引进老板,投资200万元,新建二三个农家乐休闲中心,打造春可观花、夏可纳凉、秋可品果、冬可赏雪之地。

  “在全体村民的齐心协力和干部群众的团结一致下,东湖村一定会被打造成一个村风更加文明,而且更加宜居宜业的美丽新农村。”孙连春信心满满地说。

2017年8月18日 星期

第04版:绿色咸宁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