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1日 星期
“帮扶贫困户‘摘帽’是我的责任”
通讯员 王建桥 余静 陈清明

  “现在日子比以前好,既得益于国家的扶贫政策,更得益于身边的好干部!”7月6日,咸安区贺胜桥镇贺胜村3组贫困户孟大伟,站在自己经营的苗木花卉种植基地和养殖了8000余只土鸡和利用鸡粪养鱼的池塘边,心里充满感慨。“自己能从一个贫困户摇身一变为脱贫之星,离不开镇干部杨胜利的帮扶。”

  由于孟大伟的妻子余秀兰长期体弱多病,加上正在读书的两个小孩,一家人的生活压力全部压在孟大伟一人身上。为缓解家庭生活困境,2014年,村里给孟大伟申办了低保,但仍不能帮助其家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2015年5月,镇精准扶贫工作组确定镇干部杨胜利为孟大伟的包保干部,帮助其脱贫。

  “我曾经一度犯困,因为孟大伟本人没什么技术,只知道勤耕苦做。”杨胜利起初很为难,但是在工作组组长的指点下,他开始帮助孟大伟寻找脱贫致富门路。

  通过认真调查,杨胜利了解到孟大伟家还有一片10来亩半荒的山林时,心中一亮,一套详细的帮扶措施在心里形成——发展养鸡致富。

  然而,当杨胜利告知孟大伟走养鸡脱贫之路时,他吓了一跳,表示风险大、没把握,坚决不同意。

  当时,杨胜利并未气馁,二话不说,直接开车将孟大伟带到邻近的黎首村8组,向养鸡专业户李勇等了解养鸡情况,并带他参观温氏集团销售部和总鸡场,让温氏集团的养鸡技术员现场为孟大伟“传经送宝”,从而彻底消除了孟大伟心中的疑虑,同意发展养鸡产业。

  同年8月,杨胜利一方面帮孟大伟在温氏公司申请养殖指标,签订了养殖土鸡的合同;一方面给孟大伟做担保,向咸宁农商行贺胜支行申请10万元小额无息贷款,在孟大伟家的荒山脚下盖起5000平方米的养鸡棚。

  三个月后,孟大伟的第一批成鸡被温氏公司合格回收,纯收入达3万余元。接下来就是第二批、第三批……就这样,孟大伟的养鸡产业逐渐形成一定规模。

  同时,杨胜利又利用孟大伟家的山林,从林业站找来技术员,指导他种植桂花、樟树、红叶石兰等绿化树苗。并鼓励孟大伟大胆承包了鸡舍不远处的一个池塘,利用鸡的粪便养鱼,当年就出了效益。

  如今,孟大伟家的养鸡、种植、养鱼等产业已经走上正轨,每年收入已达6万余元,预计今年年底就能彻底脱贫。

  事后,有人不解问地杨胜利,为何对帮扶孟大伟如此用心时,他豪不犹豫地回答:“帮扶贫困户摘掉‘穷帽子’,是我的责任。要让贫困户富得了富得快,就要通过长、短结合的产业扶贫项目,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实现长富久富。”

2017年7月11日 星期

第03版:咸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