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病痛折磨没有让他失去生活的勇气,从不幸到绝望,从曙光到艳阳,朱美进用画笔描绘多彩生活;用爱心与耐心修补 “残缺”人生。3日,记者一探背后的故事。
A 意外残疾,他偶入画苑
3日,走进通山县城的“美进画室”,44岁的朱美进正坐在椅子上,认真的教导学生画画。“你要注意明暗调子的对比、过度,这里可以亮一点……”指导完一个学生后,他又艰难地挪动椅子,接着指导下一个学生……虽然行动不便,但言语间流露的都是画画技术的纯熟。
下课的间隙,双腿不便的朱美进讲述了他自强不息的奋斗人生。
朱美进出生于通山一户普通农家,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老二。因家庭贫困,为减轻家庭负担,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勤工俭学,帮人采摘茶叶。时间一久,患上类风湿关节炎。
初二辍学后,朱美进边吃药边打些零工补贴家用。1990年,一次上山砍柴时,由于背负的柴过重,直接导致他病情恶化,从此双腿基本无法伸直、肌肉萎缩、关节变形。
这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放弃吧,童年的梦已经破灭了,我就是一只被囚在笼子里的鸟,一只受伤了的鸟,就算打开了鸟笼,我还能飞出去吗?”此后,他一直足不出户,几成废人。
1997年,兄弟姐妹们想到他从小就喜欢画画,经常用铅笔四处涂鸦,便为朱美进买了一本素描。
当时,朱美进的内心经历着巨大的挣扎:“我不能被命运这么轻易给折服了,就算为了父母,为了家人,为了别人投过来那让我寒心的怜悯目光,我决不能放弃。”
就这样,朱美进放下悲痛,在坎坷中寻找出路。他试着用手杖支撑行走,学着自己穿衣洗澡,拿起笔杆写诗歌写散文,拿起画笔画画,重新让生命充满活力。
1997年开始,朱美进不抱怨不抛弃,自学画画,这一画就是十几年……
B 因画而变,他走出家门
画画,对于没有一点美术功底的朱美进来说,从头开始很难。但他并不气馁,而是拿着弟弟买给自己的书自学。凭着顽强的毅力,从静物写生到石膏几何体,再到人物头像,他逐渐开始上路,慢慢掌握了素描、彩绘、国画等类型。
2013年,朱美进决定跨出家门。“我要寻找人生的价值。身体上的残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让残缺的躯体发出耀眼的光芒。”他这样告诉自己。
在朋友的帮助和推荐下,朱美进有了人生的第一个工作,进入横店影视城办公室做策划和美工。他每天拄着手杖弯着腰,穿过影视城大厅,风雨无阻地上班和下班,兢兢业业的工作,受到了上司的赞许。
尔后,在朋友的策划和帮助下,2013年,朱美进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
其实,当他要举办个人画展的消息在通山传开时,各种评论与攻击扑面而来。但朱美进认为这并不是坏事,相反,那些冷嘲讽刺恰恰是推动他大步前进的动力。
终于,在朋友和通山县残联的支持下,画展如期举办。
在筹备画展的同期,朱美进也在着手创办美进画室,开设美术培训班。他想着,不仅自己要自立自强,更要让自己的技术以及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孩子,让他们掌握技术,健康成长。
2013年7月,美进画室正式挂牌成立,并同时对外招生学员。朱美进的人生,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C 爱心涌动,他乐于助人
当天,在美进画室,14岁的学生邓文涛正在专心地画画。下课后,他表达了对老师朱美进的感激之情:“老师对我们特别有耐心,上午本来是两个小时的课,老师为了指导我们,经常忙到12点,才草草吃点饭。”
“办美术培训班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学生的进步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我既鼓励每一个好学生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朱美进表达他的教育观。
因为责任心强,画画技术又高超,在学生、家长的口口相传间,美进画室从最初的10多个学生,发展到如今的50多人的规模,逐步走上正轨。
美进画室的另一位老师朱兰华对朱美进也赞叹不已:“二哥特敬业,我特佩服他。”朱兰华既是画室的老师,也是朱美进在通山义工协会的朋友。
原来,2013年,在通山义工协会成立之际,朱美进就加入了。“我也属于弱势群体,但我发现这个社会上还有人比我更困难,更需要帮助。”他表示,“在我困难的时候很多人帮了我,我希望也能帮助更多人。”
由于朱美进腿脚不便,他便在义工协会做幕后工作,每次活动的策划、人员分工、如何实施……朱美进都亲自参与,劳心劳力,尽心帮助他人。
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同在义工协会的朱兰华了解到朱美进开了一间画室后,便主动要求到画室帮帮忙。刚开始她只是打扫下卫生等。后来,便跟着朱美进学画画,这样就更能帮上忙了。
“不仅是我,义工协会里的很多人都常来这。”朱兰华说,大家很佩服朱美进自强不息的精神,亲切地称他为“二哥”。而且,为了让朱美进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他们还拉着他加入了通山户外组织,一起参加户外活动。腿脚不便的朱美进,愈加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从残缺人生,到如今的完满人生,朱美进心里充满了感激,因为大家的帮助,他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向前迈进。以后,他希望能把这样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