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我市经济发展的新状态,提出“三抓一优”举措,这是我们扭住发展要务的总抓手,也是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妙招。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战果,实现招商引资再突破,需要强化招商引资的推动力、吸引力、创造力和执行力。
当前,咸宁发展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我市经济发展的新状态,提出“三抓一优”举措,这是我们扭住发展要务的总抓手,也是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妙招。
招商引资是“三抓一优”的核心和关键,是当前的“头等大事”、“一号工程”。如何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战果,实现招商引资再突破,是当前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题。
本人结合自己学习、实践和了解的一些情况,提出如下几点思考建议:
一、做好三篇文章,强化招商引资的推动力。一是做好思想文章,树立外商内商都是客商的服务观,树立广聚资源为我所用的发展观,树立“企业发财、地方发展”的经济观,营造并保持良好的“亲”“清”政商关系,以“你投资、我铺路”的胆量招商,以“你赚钱、我保护”的气量扶商,以“你困难、我帮助”的肚量安商,让各类企业和项目愿意来、有钱赚、留得住。二是做好领导文章。实行领导牵头负责制,对具体招商项目引进和实施负责到底。要对全市招商目标地进行分区划片,每个片区明确一名领导牵头,无论市级还是县级招商引资项目,只要对方有意向、项目有需要,对应的领导第一时间上门接洽,必要时还可请市主要领导出面争取。三是做好激励文章。对各地各部门提出具体的招商引资目标,出台并落实相应的考核办法。对项目顺利实施的,投产后对有功的同志进行政治或物质上奖励;项目推进缓慢的,对相应责任人进行问责。同时,出台办法奖励社会力量招商引资,无论市内外的社会组织,还是社会人士,只要能够引进企业、项目,或提供有价值的招商引资信息并被采用,都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此掀起全民招商热潮。
二、突出三个优势,强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一是突出地方优势。在与其他地区的竞争中注意扬长避短,着力凸显咸宁交通区位、人力资源、土地成本等比较优势,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湖北自贸区、武咸同城化等战略实施产生的外溢效应。在定位目标时尽量寻找出投资群体中未被充分满足的投资需求,或随着形势变化而变化的投资需求,并根据咸宁的独特优势确定招商目标。二是突出产业优势。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支柱产业外延发展,全面展示我市打造“百亿企业、百亿产业、百亿园区”的决心和诚意,吸引龙头型、基地型、配套型企业和项目进驻。同时,抓住现代人崇尚健康、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把咸宁的绿水青山作为招商名片,围绕大农业、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包装一批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吸引企业加盟。三是突出后发优势。中央决定建立“雄安新区”,为解决人口、资源过度集中等“大城市病”问题积累经验,将为进一步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和城乡均衡发展提供示范样本。咸宁是紧邻武汉的新兴城市,城乡开发程度相对不高、留白较多,且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生态环境。在招商引资中,应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逆城市化”发展趋势,将产业绿色化、城市公园化、工作生活化作为特色,树立宜游宜居宜业城市形象,引进总部经济、休闲经济、小镇经济。
三、落实三个举措,强化招商引资的创造力。一是创新招商方式。加强重资产招商,尝试以代建、代购固定资产的方式吸引企业轻资产“拎包入住”;加强产业链招商,招引行业内龙头企业和现有产业链中缺少的上下游企业来咸投资,补齐产业短板;加强以商招商,利用已有投资人牵线搭桥,实现“顺藤摸瓜”;加强亲情招商,借力咸宁籍商人及各地咸宁商会、同乡会的资源宣传咸宁,释放亲情磁力。同时要探索节会招商、基金招商、顾问招商、中介招商、学术招商等模式。二是创新招商政策。可从市内外精选一批法律专家、资深学者、成功商人,组建咸宁市招商引资政策制定专家库。结合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尽快完善我市招商引资政策,优化政策供给,增强政策的吸引力,重点是在税费优惠、融资服务、行政审批、人员招聘等方面,彻底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三是创新招商机制。建立一支精干的招商队伍,并抓好招商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使其能对市情烂熟于心、胸有成竹。建立一张全面的情报网络,及时掌握目标企业的发展状况、投资方向等,尤其要建立在华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和重点民营企业、重点招商企业信息库,精准捕捉投资信息。
四、抓住三个关键,强化招商引资的执行力。一是提高政府信誉。要全面兑现招商引资承诺。从与投资者签订合作协议之时起,各级政府就要逐条逐项兑现之前的承诺,不论是说好的优惠政策,还是作出的服务保证,不但不能打折扣,还要比说的落实得更主动、更细致。要全面兑现招商奖惩制度。对于招商有功人员,不管是机关干部,还是社会人士,都要对现具体奖励。二是提高办事效率。工作效率是招商引资的制胜法宝。荆门在招商引资中一枝独秀,很大原因就是根治了项目建设“慢性病”。各级各部门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要做到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在法律法规允许情况下,最大为来咸宁投资的企业节约时间、节省成本,真正把政府的工作效率转变为企业的经营效益。三是提高服务质量。要通过电视问政等手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以服务的“软环境”产生硬效益。建立企业服务中心,为每个签约项目配备保障专班,提供“保姆式”服务。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重点为企业土地征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提供 “全程代理”等一站式“绿色通道”服务。
通过“四个强化”,真正把招商引资工作抓牢、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必将在全市形成“千军万马跑项目、千辛万苦攻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的强大气场,为咸宁绿色崛起聚集强大正能量。 (作者系市委常务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