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咸宁市国税局以“大集成” 、“大整改”扎实推进大督察向纵深开展,努力构建“精准化”治税大格局。截至目前,全市排查疑点3358条,查出问题139个,挽回税收损失1420万元,向被督察单位提出意见建议49条,对2起案件实行“一案双查”, 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强化“三讲”,以“大会战”推进大督察
(一)讲担当,加强领导“高规格”。一是实行“局长工程”。市局局长彭洪斌挂帅,各县市区局局长带领8个督察组“一线指挥”。二是层层学习动员。市县两级均召开跨区域税收执法大督察部署会,形成了“一把手”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县市区局大力支持、全体干部主动配合大督察的良好格局。
(二)讲作为,执法督察“全覆盖”。一是重点督察“全覆盖”,将全市9个基层单位都纳入重点督察对象,实行督察对象“全覆盖”,执法“家底”全排查。二是自我加压“查短板”,结合咸宁实际主动将“注销清算”列入督察重点,做到督察内容无遗漏、无死角。三是严格整改,切实做到“四个不放过”,即对督察查出的问题没有整改不放过、重要问题没有结果不放过、违纪事件不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
(三)讲创新,精心制作“作战图”。一是大胆探索,市局统一组织分配力量,尝试“跨区域”交叉大督察。二是周密部署,精心制作“作战图”。印发《咸宁市国税局税收执法大督察实施方案》,列出详细的任务清单,挂出时间表和“作战图”, 精心督战。三是精选人员,实施“精兵战略”。8个督察组各抽调5名业务骨干组成专班,集中学习督察指引和《督察审计规范1.0》。
二、注重“三集”,以“大探索”促进大督察
(一)集成“信息督察”与“远程督察”,探索“数字化”督察之路。一是提取疑点,“靶向式”督察。市局以异常数据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分析执法风险易发环节,建立疑点筛选规则,加强执法疑点数据信息比对和分析,共计提取出3358条疑点分发到各督察小组。二是远程督审,“精准式”督察。对督察组与被督查单位在督察结果确认上有歧义的,大督察办公室利用局域网、“金三”系统等,实行网上“二次督察”、远程督审。三是建立QQ群,“互助式”督察。督察人员遇到问题、难点,及时沟通,协同解决。
(二)集成“实战练兵”与“规范督察”,探索“内生化”建队之策。一是实施“标准化”督察。坚持把《督审规范(1.0版)》作为指导和工作范本,切实做到操作一个流程、工作一种范式、监督一个标准、检查一把尺子。二是注重“培养式”督察。在实行“老带新”、“熟带生”的基础上,推行“U23”新政,以查带训、以查代练,培养新生力量。三是强化“纪律化”督察。要求各督察组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严格遵守督察工作纪律。
(三)集成“常规督察”与“专项督察”,探索“多维度”督察之效。一是融入常规督察,为基层单位“减负”。将“常规督察”融入到“专项督察”之中,为基层减负。二是加强巡回督导,为督察工作“撑腰”。市局分管领导进行巡回督导,现场解决问题。三是办好《督察信息》,为督察工作“鼓劲”。及时通报督查工作情况,刊登大督察工作经验、做法,营造有利于大督察工作开展的舆论环境。
三、着力“三改”,以“大落实”深化大督察
(一)实行整改责任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一是明确整改工作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明确整改人和整改期限,层层抓落实。二是加强单项考核,强化绩效管理。对纠而复生、屡查屡犯的问题从严执行扣分标准。三是严格问责,强化责任追究。对重视不够、整改不力、解决问题不彻底的单位和领导,在全系统予以通报批评和诫勉谈话。
(二)列出整改清单,严格落实整改销号制。一是集中人员、集中时间,对督察出来的问题进行“二次聚焦”,一一开具整改“处方”。二是针对交叉督察查出的139个问题,一一制作整改清单,实行清单式管理和整改销号制度。三是突出重点,对不严格执行收入政策、落实减免税不到位、“营改增”混淆级次的、注销管理不到位等执法中存在的“顽疾”,市局“定向”督办,全程跟踪落实整改。
(三)改善分类管理,建立落实长效机制。一是分类管理整改。对具备整改条件的,立行立改;对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实行限期整改并全程公开;对情况复杂、涉及系统外部门的,主动加强协调,综合整改。二是实行“一案双查”。将大督察中查出的2件涉嫌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税收征管制度、规定、流程的案件,及时转交监察室处理。三是狠抓建章立制。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深挖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