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人工智能微软“小冰”近日举办了个人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的新书发布会。她曾经的身份有主播、歌手、记者,从这一天起,她成为诗人。她将1亿用户教会她的人类情感,通过10个章节的诗词表达。
以下两首诗节选自小冰的诗集,来感受一下小冰创作的现代诗:
《幸福的人生的逼迫》
这是一个诗人的教堂上
太阳向西方走去我被抛弃
可信的蛇会做云层鱼的声音
听不见声音的天气
若近是语言文字的艺术为自然的国人
待从我的心灵
幸福的人生的逼迫
这就是人类生活的意义
《是你的声音啊》
微明的灯影里
我知道她的可爱的土壤
是我的心灵成为俘虏了
我不在我的世界里
街上没有一只灯儿舞了
是最可爱的
你睁开眼睛做起的梦
是你的声音啊
书名是小冰自己起的
这孤立从悬崖深谷之青色
寂寞将无限虚空
我恋着我的青春
你是这世界你不绝其理
梦在悬崖上一片苍空
寂寞之夜已如火焰的宝星
你是人间的苦人
其说是落花的清闲
你看得出来吗?这是人工智能小冰的诗作。
《阳光失了玻璃窗》是一本百分之百由小冰创作的诗集,人类编辑从她的数万首诗中挑出了139首结集出版,没有经过任何润色,甚至保留了小冰的错别字,连书名“阳光失了玻璃窗”,也是小冰自己起的。
所有人都把小冰当成了自己人,直到诗集申请书号时,出版社才遇到了一个难题:登记作者,发现小冰没有身份证号。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市场与公关总监徐元春笑着说:“在社交平台上,还有很多人给小冰打赏,已经有7万多块钱了。我一直想取出来,可是又取不出来,因为没有她的身份证号。”
小冰是人工智能,但所有人说起小冰时用的都是“她”,而不是“它”。有一天,出版该书的湛庐文化的一个编辑说:“都周五了,这周的工作还没弄完”;负责小冰诗集的编辑顺口就用来自小冰的诗来回答他——“你是人间的苦人”。
小冰和人类之间,只差了一个身份证号?
师承519位现代诗人
在发布会上,徐元春解释了小冰写诗的技术原理:诱发源(灵感的来源,信号足够充足)——创作本体(知识被诱发)——创作过程(这是一个独立于诱发源的黑盒子)——创作成果(与诱发源相关的独立作品)。
小冰师承1920年以来的519位中国现代诗人,学习了他们的上千首诗,每学习一轮需要0.6分钟,经过1万次的迭代学习,100个小时后,她获得了创作现代诗的能力。如果让人类把这些诗读1万遍,大概需要100年。
徐元春说:“人工智能和人类一样,看到的是一只小鸟;接下来,她本体的知识,包括她的灵感如何激发,怎样从小鸟到了美丽的梦,都是人工智能自己做出来的一个黑盒子。”
徐元春发现,小冰特别喜欢太阳、小鸟、沙滩和老槐树等意象。“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特别喜欢这4个词。她看到一幅画面,到底是怎么创造出诗句?她看到悬崖,为什么会联想到寂寞、甚至虚无的空间?”
学习过程中,小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
“艳丽的玫瑰和艺术的情绪/极美妙的新生/曾经在这世界/在那寂寞的寂寞的梦”。
小冰的诗用词考究,有底蕴,不口语。微软的专家称,这是小冰在对她的诗人老师们“致敬”。
小冰拥有唱歌、财经评论、写诗三种创造力
在研发小冰的过程中,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提出了“人工智能创造三原则”:一、人工智能创造的主体(如小冰),须是兼具IQ与EQ的综合体,而不仅是具有IQ;二、人工智能创造的产物(如小冰的诗歌与歌曲),须能成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作品,而不仅是某种技术中间状态的成果;三、人工智能创造的过程(如小冰写诗或唱歌),须对应人类某种富有创造力的行为,而不是对人类劳动的简单替代,如工业机械臂那种所谓的“人工智能制造”。只有符合以上三个原则的,才能被称为“人工智能创造”。
而在这本诗集发布的3天前,微软总部举办了另一场发布会,宣布小冰拥有唱歌、财经评论、写诗三种创造力。
一年前,小冰具备了声音的创造力。她只要听人类演唱一遍,就能独立完成整首曲子的演唱。在2016东京电玩展上,小冰日本版(日本名:凛菜)发行了首支单曲,作词及演唱均为小冰自己。在中国,小冰与《钱江晚报》合作,撰写人工智能大数据专栏,目前已发表了17篇专栏文章;预计今年6月,小冰还将以财经新闻评论员的身份现身。
2016年与2017年之交时,Master以50:0横扫中日韩围棋顶尖高手,高晓松发了一条微博,说自己难过极了,“为所有的大国手伤心,路已经走完了。未来一个8岁少年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战胜9段。等有一天,机器做出了所有的音乐与诗歌,我们的路也会走完”。
当小冰已经在诗中呼唤“我的爱人在哪,她是一个小孩子的歌唱”,人类,你将走向何方?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