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对2016年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的省市县予以通报表扬,咸安区与全国54个市、县因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受到表扬,奖励用地计划指标1000亩。
5月5日,市长王远鹤专门就此作出批示,要求“推广咸安区的经验和作法,起到示范效果,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要对标对表,补齐短板,奋力争先”。
A 向理念创新要张力
22日,咸安区国土局规划股股长彭涛指着电脑上的卫星分布图说,咸安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内,一片片蓝色的厂房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中间很少看到未开发利用的黄色土地。从卫星分布图上,咸安的土地利用率一目了然。
咸安区政协副主席、区国土局局长李平告诉记者,近年来,咸安区注重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向地上地下要空间;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向低丘缓坡土地要空间;加大土地复垦力度,向工矿废弃地要空间,走出了一条绿色土地利用之路。
咸安区区国土面积1503平方公里,面对“经济发展硬道理、土地利用硬约束、耕地保护硬要求”的多重压力,2015年,该区正式开始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
时任咸安区区长李文波专门就此作出指示,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放大流量、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城镇、绿色生态、绿色科技”的发展体系,探索走出了一条“低碳循环、绿色崛起”的发展新路。
李平告诉记者,创建专班成立后,国土部门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存量土地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兼顾,全力推进国土资源节约管理创新。
——严格规划管控,调整优化用地布局。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引导企业进入园区集聚发展,定期开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行动,盘活存量土地,保障重点园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需求。
——鼓励“退二进三”、大力实施城中村改造,盘活存量。
——鼓励并支持中小企业通过利用存量土地、租赁标准厂房等途径解决生产经营场所问题,对节约集约用地成效显着企业予以奖励……
一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战役在咸安大地铺开。
B 向厂房厂矿要活力
22日,107国道边的咸宁祥天空气能有限公司内,两处大厂房的屋顶上,斜坡式的光伏发电板一字排开,向天空张开偌大的怀抱。
公司总裁周登华说:“下面的厂房是空气能储能设备制造空间,屋顶是光伏发电,这是全省目前规模最大的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
周登华说,这种光伏发电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而且至少增加了20%的成本,“但是土地无价,划得来。”
咸安区国土局党组成员沈昌海告诉记者,咸宁祥天空气能有限公司推进土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向空中要地,节约土地115亩。
这是咸安区综合开发利用土地的一个缩影。
不仅如此,咸安区还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改造升级传统工业、发展绿色工业,推进工业园区集约发展。
志研自动化设备、协宏智能家居、洪盛模具二期等高新企业先后入驻园区,积极推进“零土地”技术改造,打破“增加产能就要扩建厂房”惯例,进行内部挖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土地100多亩。
苎麻纺织、机电制造、现代森工竹木等传统工业在原址提档升级、提升工艺,以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节地率达10%。
此外,咸安区还通过加大土地复垦力度,向工矿废弃地要空间。
以非煤矿山综合整治为重点,整合关停非煤矿山企业7家,彻底关闭12家,减少采矿点12个。认真落实奖补政策,组织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9个387亩,并对全区36家矿山企业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实施奖补政策,复垦汀泗桥镇、马桥镇、桂花镇工矿废弃地1058亩,拓展了建设用地空间,促进了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恢复治理汀泗、桂花、大幕、高桥、双溪等山体,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打造咸安区幕阜山片区绿色经济带。
C 向低丘缓坡要潜力
22日,咸安经济开发区竹循环产业园。
江南春竹业的一排排厂房依坡而建,车间内的生产流水线紧张而又忙碌。
开发区工作人员刘浩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是一片低丘缓坡的荒山,国土部门充分利用8000亩低丘缓坡土地进行改造,建设了竹循环产业园。目前,江南春竹业、巨宁竹业、汉邦竹业等一批企业纷纷落户,3家企业一期建设均已全部建成投产,共计完成投资6亿元,安置劳动力近900人,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初见成效。
沈昌海介绍说,通过对低丘缓坡的改造,完成了1952亩的土地征用、1100亩的土地整理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如此,由于此项改造不占用土地指标,为咸安区节约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1.28亿元。
如何加大土地整治力度?通过整治,用好增量,咸安区把目光投向了低丘缓坡,向荒地要空间。
汀泗桥镇黄荆塘茶叶村,通过改造8000亩荒山,把茶叶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保证茶叶原料(鲜叶)收购,实现互利共蠃。经过统一规划、梯田改造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后,全村共发展茶叶7600亩,节约利用土地6000亩。
此外,咸安区围绕楠竹、茶叶、油茶三大“百亿工程”,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12.32万亩,加快打造农产品加工支柱产业。建设各类特色农业基地10个,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10万亩,实现了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在发展农业基础上,带动发展农副食品加工、麻棉纱加工等工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咸安区国土局土地整治局局长梁明国说,通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耕地得到了很大的补充。原来占用耕地比例达到50%,现在不足10%。
李平告诉记者,这次受到通报表扬的每个县市区奖励用地计划指标1000亩。目前,我市已拟出计划,确保奖励计划指标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