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8日 星期
打开晚年幸福的大门
图/文 记者 陈希子

  门球是在平地或草坪上,用木槌击打球穿过铁门的一种室外球类游戏,又称槌球。2016年12月29日早上9时许,记者来到银桂路,数百名老人已经开始了门球热身赛。

  他们当中,大多已经白发苍苍,但身体仍硬朗矫健。运动场上,老人们瞄准和击球动作标准而有力,场上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每当击球过门,队友们均拍手叫好,场上气氛热烈和谐。

  据了解,场上的老人多来自附近的小区,每天参加门球运动已经是他们退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陈桂英阿姨今年64岁,她退休近10年了。每天早上6点,她起床洗漱吃过早餐,就来到门球场。此时,门球场上已经来了不少队友——同是爱好门球、因门球而相识相熟的老人们。人还未到齐,老人们就提前做热身运动,或坐在一起聊天拉家常。

  “一天不打(门)球就手痒痒的,甚至整天无精打采。”陈桂英告诉记者。

  “三号门,力道轻一点,对准!”冬日的门球场上,一名精力充沛的中年人专心致志地指挥着门球队的队员们进行训练。

  中年人名叫白伟基,今年49岁。上世纪90年代,白伟基刚参加工作,单位某次组织打门球,白伟基便误打误撞参加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和很多老年门球选手相比,白伟基还很年轻,但他已经有了8年的教练经历,是门球队的“资深老人”。

  退休老人马爹爹今年87岁了,是一名军休干部,退下来后一直打门球,坚持20多年。只要上了球场,他都会跟着白伟基训练。“还是挺辛苦的,一站就是个把小时。”马爹爹说,白教练很热情,也很有耐心。

  “咸宁是1987年开始发展门球运动的,差不多有30年历史了。目前有200多支老年门球队伍,3000多名门球爱好者。我们的发展水平在中部地区居于前列。”市门球协会主席郑谦介绍。

  “门球是平民大众的高尔夫。”郑谦说,门球是竞技性运动,运动量不大,讲究身体和大脑的灵活协调,也没身体碰撞,比较安全,非常适合老年人。

  很多老年参与者不了解门球的时候“看不起”,觉得就是棍子推球,很无聊。但入门了发现门球“了不起”,喜欢玩后“丢不起”,体会到门球的乐趣,便爱不释手了。

  据悉,我市门球3次获得省锦标赛冠军, 2011年以来,咸宁门球获得了省运会团体金牌和个人银牌,2015全国门球公开赛第六名、2016全国城乡大联动门球赛第一名、全省十强赛第一名、第三名的好成绩。2012至2016年,我市连续5年在全省门球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高水平的门球赛事,有利于丰富我市温泉旅游节的内容,助推我市香城泉都的文化品牌。”郑谦说,将计划申办全国门球基地,将我市先进门球经验向全国推广。

2017年1月18日 星期

第04版:香城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