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4日 星期
脱贫攻坚的咸宁行动

  (上接第一版)

  目前,全市农村基层的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为新一轮脱贫攻坚行动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实效,倒房灾民迁新居

  我市处长江南岸,属丘陵地带,地理气候特殊。今年以来遭遇12轮强降雨袭击,累计有6个县市区74个乡镇办场,134.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918间,直接经济损失37.91亿元,造成灾贫叠加。

  赤壁市新店镇夜珠桥村左新华是今年强降雨袭击的受害者,却又是精准扶贫灾后重建的受益者。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宗旨,将重建任务和进度,绘制成图表,实行“挂图作战”,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包保到户,建立倒房恢复重建登记销号制和倒计时工作制,千方百计推进倒房恢复重建。

  左新华作为低保倒房户,由于原址地势低洼,不宜建房,又找不到合适建房的地基。经过赤壁市民政局、新店镇与开发商协调,由民政救助5万元,开发商让利4万元,在镇上购置了商品房,喜迁新居。

  “灾后倒房重建形式多样,一切救灾以实效为准,统筹开展灾后倒房重建工作。”市民政局长陈红卫告诉记者,我市推进精准扶贫灾后重建实行三结合: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帮建代建“交钥匙”;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集中规划重建;与去库存相结合,分散筹资购房。

  全市对因灾倒房重建户中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年度计划,实施“交钥匙”工程;灾毁房屋重建按照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对生存自然条件差,确实无建房条件的,结合城镇化和房地产去库存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受灾群众在集镇购房。

  低保倒房户左新华就是分散筹资购房的受惠者,目前全市358户倒房户纳入“交钥匙”工程。

  截至11月25日,全市需重建906户,动工率100%,竣工率95%。崇阳县白霓镇集中重建点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武长路106国道旁为18户倒房户建设5栋新房,总投资 318.85 万元。目前一层已经行墙,主体工程11月完工,12月可入住,确保倒房重建户温暖过年、安全过冬。

  拔穷根,贫困村民上富路

  如果说,赤壁左新华是倒房户乔迁新居的经典人物;那么,通城黄长汉则是贫困户住上新房的典型缩影。

  “我今年57岁。在60岁前能住这么好的房子,真是不容易,政府帮了忙。感谢政府、感谢党!” 通城县塘湖镇望湖村贫困户黄长汉面对记者采访激动不已。

  11月26日,通城县塘湖镇望湖村10户贫困户集体搬进县政府集中安置新房,新房家居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村民拎包即可入住。黄长汉患有脑瘫,长期寄居在哥哥家中。如今,精准扶贫的政策好终于让他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新房。

  让困难群众搬得出,还要住得稳、能致富。市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方式,规划建设了蓝莓、油茶、有机蔬菜等产业,让贫困户入股产业分红,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通城望湖村蓝莓基地负责人何鹤飞告诉记者,产业扶贫带来当地贫困户的就业、务工,给他们增加经济收入,贫困户到这儿上班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工资。

  土地是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最好资本。“沉睡的资本”正在唤醒。我市以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为契机,在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实施土地二次流转“资源共享”扶贫试点,依托荒山资源,面向社会公开招商、整体发包,引进企业合作开发,实施油茶连片种植项目,形成规模开发效应,激活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通城县石南镇虎岩村的香菇种植基地,11月26日,贫困户袁成伙正在采摘今年第一批香菇。袁成伙和妻子都有慢性病,儿子患有痴呆症。以前袁成伙靠打零工维持生活,现在村里成立香菇合作社,他在基地务工,年底还参与分红。

  我市在小额信贷贴息项目基础上进行试点创新,组织实施了“银行扶贫贷”业务试点,支持贫困农户开展自主创业,解决贫困农户资金短缺,向有明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以及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

  五年来,我市以生态资源为依托,积极发展楠竹、茶叶、油茶、蔬菜、水果等绿色生态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帮助贫困村民拔穷根走上致富路。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

第06版:纵览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